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2 10:15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出自唐朝诗人王籍的古诗作品《入若耶溪》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释】
  ⑴若耶溪:在绍兴市东南,发源于离城区44里的若耶山(今称化山),沿途纳三十六溪溪水,北入鉴湖。早年,上游流经群山,下游两岸竹木丰茂,是一处非常幽雅的旅游胜地。
  ⑵艅(yú)艎(huáng):舟名。大船。
  ⑶泛泛:船行无阻。
  ⑷空:指天空。
  ⑸水:指若耶溪
  ⑹阴霞:山北面的云霞。若耶溪流向自南而北,诗人溯流而上,故曰“阴霞”。
  ⑺远岫(xiù):远处的峰峦,这里指若耶山、云门山、何山、陶晏岭、日铸山等隐现的高山。
  ⑻阳景:指太阳在水中的影子;“景”是“影”的本字。
  ⑼回流:船向上游行进时岸边倒流的水。
  【翻译】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赏析】
  《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
  上面提到的“籍”,即王籍。诗的开头两句就缴足题面。诗人乘坐一条大船,驶向若耶溪上游,这就是题中的“入”。船不是快速行进,而是任意漂荡,可见诗人此行在于游赏自然。“泛泛”两字,除了写出水域宽阔,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一个“何”字,入若耶溪的喜悦之情略略透出。一入若耶溪,马上发现这里的水特别清澈,抬头望天,天空高朗,白云悠悠;低头看水,水映朗空,也是一派悠悠;于是着一“共”字,将本来了然无涉的朗空和清水置于自然的和谐之中。
  前两句叙写中带有交代性质,接下去四句便具体描写若耶溪的美景了。“阴霞”、“远岫”、“阳景”“回流”,诗人观察很细,落笔非常客观。船是向上游行进的,溪是由南而北流向的,因此,除了题目中用“入”表明外,诗中还用“阴霞”、“回流”作照应。远处写山,近处写水,山水相映,境界奇美。但诗人不满足于此,他以云霞衬群山,以日影照清水,使境界富有了层次感和色彩感。不仅如此,诗人又将静景化动景,一个“生”字,不仅突出云霞的动态美,而且赋予云霞以情趣;一个“逐”字,人的行为赋予日影,仿佛日影像诗人一样正在追逐着回流,想跟艅艎一起行进,到上游去探个美的究竟。如果说“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从视角落笔,那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从听觉落笔了。这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


相关阅读
1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出自宋朝诗人向子諲的作品《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 【查看全文】

2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3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养鸷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 【查看全文】

4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出自唐朝诗人古乐府的作品《长门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 【查看全文】

5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出自当代文学家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水调歌头游泳》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 【查看全文】

6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樱唇玉齿。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其古诗全文如下: 歌檀敛袂。缭绕雕梁尘暗起。柔润清圆。百琲明珠一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