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养鸷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鞲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注释】
网:用如动词,用网捕。
黄口:带黄嘴丫的小鸟。
旦莫:一作“旦暮”。
宁:岂、哪里。
韛:古代射箭时用的臂衣,打猎时让鹰站在上面。
毰毸:羽毛散张的样子。
林表:树梢。
啄:鸟用嘴取食的动作。这里指鸟的食物。
【翻译】
养鸷鸟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围猎时的辅助工具。少年不懂鸷禽饥则为用,精心地喂食日月不停息。他掏雏鸟又网黄口小鸟,使鹰鸷从早到晚有余食。哪知在追捕猎物的时候,鸷翅膀过重飞也飞不起。鸷鸟懒洋洋地蹲在树梢,任凭狡兔南边跑到北边。吃的喝的早已供给丰足,怎么能劳动起它的羽翼。
【鉴赏】
以上这两层中,正面描写少年的文字仅有四句,由于诗人紧紧抓住“哺”这个动作,所以虽然着墨很少,但把不懂养鸷道理的少年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
第三层四句,先从哺之过笃的鸷鸟着笔,刻画了鸷鸟“毰毸止林表”的懒洋洋的形象,作为少年形象的衬托,使之更臻完善。最后“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两句以议论总结全诗。这两句议论是从全诗的形象描绘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形象描写使抽象的议论不流于空泛,抽象的议论使具体形象的思想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这首诗以养鸷为喻,表达了诗人抑制藩镇的政治主张。“饮啄既已盈”就是藩镇军阀割据的写照,诗中提出的饥而使鸷鸟为用的主张,是诗人削藩而使藩镇受制的政治主张的艺术表现。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出自唐朝诗人曹植的作品《野田黄雀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 【查看全文】
2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出自清朝诗人查慎行的古诗词作品《晓过鸳湖》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 【查看全文】
3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出自先秦诗人无名氏的作品《楚狂接舆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注释】 ①谏:止 【查看全文】
4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贺新郎别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 【查看全文】
5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出自唐朝诗人骆宾王的古诗词作品《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 【查看全文】
6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