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11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古诗作品《闻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注释】
  1、渺何处:不知道在哪里啊
  2、归:回家
  【解说】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的南部下着冰冷秋雨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鉴赏】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 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本诗借秋雨独坐遥闻雁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尽的思乡之情。


相关阅读
1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 【查看全文】

2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出自汉朝诗人吴隐之的作品《酌贪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注释】 ⑴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 【查看全文】

3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宿永阳寄璨律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注释】 ①郡斋:郡府里办公居住 【查看全文】

4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赠卫八处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 【查看全文】

5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出自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卖花声怀古二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 【查看全文】

6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答友人赠乌纱帽》,其古诗全文如下: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注释】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