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1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出自清朝诗人厉鹗的作品《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孥音遥去,西卢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过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注释】
  [1]《百字令》:《念奴娇》之别名。
  [2]七里滩:又名七里泷,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西,两山夹峙,水流湍急。   
  [3]桐江:富春江流经桐庐县的一段称为“桐江”。 
  [4]当年高躅:指东汉时严光隐居遗迹。今浙江桐庐县有严子陵钓鱼台,分东西二台,均高达二十余丈,下临富春江,严子陵曾居于此。高躅,高人的足迹。   
  [5]吹竹:吹奏管乐器,如箫、笛之类。   
  [6]万籁:自然界的各种音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7]鹤梦:陆游《秋夜》:“露浓惊鹤梦,月冷伴蛩愁。”   
  [8]挐音:船桨拨水的声音。挐,通“桡”,船桨。   
  [9]汐社:南宋遗民谢翱创立的文社。
  【赏析】
  诗人为追蹑高人的足迹,秋夜行船桐江之上,途经桐庐严陵山西的七里滩,想起了东汉高士严光来,当年他农耕垂钓于此,拒不接受汉光武帝刘秀的邀请出仕官场。尽管刘秀少年时与严光是同学,严光也还是不看皇帝与同学的情面而坚持他自己的立场。这一动机交待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故后面的内容都与隐逸孤寂相连。为表现作者的清雅孤逸,又要道出这秀丽景色的难以忘怀,不牵出严光来是不能成章的。这清寂烟净的江林,这白云深卧的山谷也才真正配得上高蹈出世的严光。故词人接下去便展开对江月夜景的描写,以展现一种超世脱俗的隐逸心态。
  在隐逸的情调中又回荡起一种遗民之恨的淡淡哀伤。汐社是南宋遗民谢翱避难浙东时组织的诗社,文天祥死后,谢翱曾登桐江的西台,作《朱鸟歌》遥祭。但汐社已然成历史陈迹,那些狂迈不羁的隐逸之士也没有了踪影,这一切使词人变得更加孤独,字里行间渗透着词人的隐痛,过去的逸民尚可聚社吟唱,遥祭心中的英雄,但在词人所处的时间内,连逸民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何况是词调。只此一联想,词人的这种孤独感便有了重量,并从个体的孤独汇集到了群体的文化孤寂。一星在水、橹声遥去、寂寂冷萤、岸林藏烟、帆影摇空绿、白云卧深谷的景象描绘,表现出作者别致的构思和准确精到的刻划能力。用象征的手法抒发出蕴蓄胸中良久的深重的孤独感,同时又在观景中通过怀人忆史含蓄地表达出遗民的隐痛,全诗境界幽寂而透伤怨、缓平而藏奇峰、清俊之中含凝重,读之可以回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 【查看全文】

2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薄幸淡妆多态》,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 【查看全文】

3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词作品《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 【查看全文】

4 万石张叔列传翻译赏析_万石张叔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石张叔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万石君名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 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 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 【查看全文】

5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古柏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 【查看全文】

6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古诗作品《燕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