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出自元朝诗人李致远的作品《红绣鞋·晚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
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注释】
⑴中吕:宫调名。红绣鞋:北曲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入“中吕宫”,亦入“正宫”。首二句对。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对句。与南曲不同。晚秋:曲题。
⑵梦断:梦被截断。指从梦中惊醒。陈王: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他最后的封地是陈郡(今河南淮阳),谥号“思”,故被称为陈思王、陈王。罗袜:丝袜。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句。传说曹植曾求甄逸之女为妻,未果。甄女后归曹丕,为郭后害死。曹植入京见其遗物,伤心泪下。归途中经洛水,“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作《洛神赋》,其中描写神女体态轻盈、款步飘然,使用了“罗袜”一词。
⑶学士琵琶: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诗中对琵琶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并有感于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格外伤感。
⑷西风换年华:秋风萧飒,一年将尽。
⑸添泪酒:化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词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
⑹天一涯:天各一方。指相隔遥远。
【翻译】
从与洛神相会的梦中醒来,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样感伤。秋风又起流年易逝。几杯酒下肚勾起伤心的眼泪,黄花几点送走了秋光,独自一人浪迹天涯。
【赏析】
此曲以“晚秋”作题,描写送别时的伤感。晚秋本身有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更加快衬出伤感离别之痛,反映出作者与洛神失之交臂的无限痛苦。
运用典故闪示意象而不加详述,从而启动读者的经验和联想,是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表意手法。文章开头连用陈王罗袜、学士琵琶两个典故,开篇点题。接着又用“泪酒”和“秋花”两个意象,来加强文章的伤情色彩。面对漂泊天涯的处境,只能酒泪齐下,有着无限的哀思。挥手自此去,天涯两地人,加上作品中着意突出深秋的肃杀,收到令人了黯然神伤的效果。
从曲子起首两句的两则典故来看,内容都同异性之间的萍水相逢有关,这种邂逅引出了一段动情的故事,然而其悲剧性正在于情缘的昙花一现。诗人已明知“梦断”,却依然禁不住“情伤”,可见他的一往情深,这种注定无法再现的情梦,便为全曲定下了一种惆怅与失落的基调。值得一提的是,曹植的《洛神赋》记称“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虽未说明具体的时日,但赋中有“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语,可知他与洛神的相遇正值秋季;而白居易《琵琶行》,则明言“枫叶荻花秋瑟瑟”、“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个典故都符合“晚秋”的题面,在本作中恐怕不是偶然的。这样一来,“又见西风换年华”,既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又与前述的典故照应相合,就更觉意味深长了。
在秋天的悲凉气氛中,作者又以苦酒与残花为陪衬,叙出了自己“天一涯”的漂泊现实。一场情梦本就无凭,再加上时间的暌隔(“又见西风换年华”)与空间的距离(“行人天一涯”),就使人倍觉不堪了。作品的每一句都不啻为一声叹喟,诗人将这种种内容纳于“晚秋”的题目之下,其处境与心境的悲凄,就是呼之欲出的了。
此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量引用前人离别伤感的诗句,来表现作者的离愁别绪,堪称一首写离别的佳作。文章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全文写离别却无一“离”字,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相关阅读
1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 【查看全文】
2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醉上山公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注释】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 【查看全文】
3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赠程处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 【查看全文】
4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 【查看全文】
5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阿房宫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查看全文】
6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