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缓徵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2

  “召缓徵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出自清朝诗人邓廷桢的作品《酷相思·百五佳期过也未》,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五佳期过也未?但笳吹,催千骑。看珠盈分两地。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
  召缓徵和医并至。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侬去也,心应碎!君住也,心应碎。
  【注释】
  ⑴酷相思:词牌名。
  ⑵少穆:林则徐的字。
  ⑶“百五”句:百五,冬至节之后一百零五天为我国的寒食节,按规定禁火三天。这里以寒食节禁烟火暗喻禁烟抗英。此句意谓我们共同抗英禁烟的好日子过去了吗?
  ⑷但笳吹,催千骑:笳,胡笳。吹,鼓吹。千骑,送行的仪仗队。两句意谓自己被欢送的音乐与仪仗队催促送行匆匆地离开了。
  ⑸“看珠”句:懈,伸入陆地的海湾。盈盈,水光轻盈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分两地,诗人与林则徐隔南海而分驻福建与广东两地,互相无法来往。
  ⑹“君住也”四句:意谓您被留下,为了什么;我被调走,又为了什么。侬,我。
  ⑺“召缓”句:缓与和,都是春秋时秦国的名医,据《左传》载,晋景公与晋平公有病时,曾分别给他们看过病。这里指诗人与林则徐一起在广东禁烟取得进展,在虎门公开焚烧鸦片。清政府吓慌了手脚,派琦善、伊里布两人分赴广东和浙江,与侵略者谈判,交涉投降事宜。诗人在这里反用其意,缓与和,即指琦善与伊里布之流,暗中讽刺清政府病急乱投医,请来的不是名医,而是两个只能置人于死地的庸医。
  ⑻眼下病:暗指清廷投降派屈辱求和之病。
  ⑼肩头事:暗指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得寸进尺永无满足的危急事态。
  ⑽“怕愁重”句:愁在这里有多重含义,既有清政府投降政策给爱国者带来的忧愁,也有爱国者对局势日益恶化的忧愁,还有清政府的投降派将加罪于诗人他们作为战争失败的替罪之羊,同时又用作向侵略者讨好见面礼的忧愁。
  ⑾“侬去也”四句:意谓我已经离开了,心已经碎了;您留了下来,心大概也要愁碎的。
  【翻译】
  无。
  【赏析】
  邓廷桢从两广总督任改调闽浙的“喻旨”是公元1639年(道光十九年)旧历十二月底到广州的,此词作于次年春邓廷桢、林则徐“分两地”时。邓、林联手在广州禁烟,成绩斐然,但蜚语也蜂起。从林则徐《次韵和嶰筠前辈》诗的“诚识燃犀经慧照,那容李树代桃僵”语意可知,其时对邓的诽谤不少。所以,词中“缘何意”之二问,心事甚是浩茫。他深感道光帝起初徵召林则徐和自已,本是为医鸦片“国病”,然而现实却是“肩头”有难担得起的种种重阻。忧心忡忡,情见乎词。《箧中词续》评曰:“三事大夫,忧生念乱,‘敦我’之叹,其气已馁”。气馁并非气怯,力不从心地面对时世,苦如“心应碎”。这类词属于软笔出硬调之型,所谓高华沉痛,却以低叹手法写来。


相关阅读
1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出自古诗作品《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 【查看全文】

2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金陵歌送别范宣》,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 【查看全文】

3 偶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偶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出自唐朝诗人于鹄的古诗作品《江南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向江边采白苹,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注释 【查看全文】

4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古诗作品《生查子独游雨岩》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 【查看全文】

5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赠羊长史并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查看全文】

6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野人送朱樱》,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忆昨赐沾门下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