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36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出自南北朝诗人仲长统的作品《述志诗·飞鸟遗迹》,其古诗全文如下: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聘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艳珠,朝霞润玉。六合之内,至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注释】
  (1)腾蛇:是一种会架雾的蛇,是一种仙兽,一名“螣蛇”,也叫飞蛇。《山海经·中山经》:“﹝ 柴桑之山 ﹞多白蛇、飞蛇。” 郭璞注:“即螣蛇,乘雾而飞者。” 《荀子·劝学》:“螣蛇无足而飞”。《尔雅·释鱼》:“螣,螣蛇”。郭璞注:“龙类也,能兴云雾而游其中”。
  (2)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庄子·逍遥游》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达士:心胸豁达的人。《吕氏春秋·知分》:“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
  (4)拔俗:超脱凡俗,不庸俗。
  (5)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6)帏、幄:帐幕。
  (7)霄:云霄。
  (8)沆瀣:夜间的水汽,露水。《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9)遗:舍弃。《论语·泰伯》:故旧不遗。
  (10)局促:形容受束缚而不得舒展。
  【翻译】
  无。
  【赏析】
  《述志诗》两首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宣言。
  在《述志诗》第一首中,诗人先用自然界中的四种灵异现象对比:飞鸟逝去,会在地上留下足迹;蝉从幼蛹变化出来,遗弃外壳;腾蛇死去,去下它的鳞皮;神龙最后丧失它的犄角,不再是龙。诗人由此展开他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物尚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应有变化的神异本领。他认为修养极高的“志士达人”能变化,能超群拔俗。其特异之处是:乘云不必用辔头,驾风飞行不必用脚。以天上的赤气作他的帷幄账幕,以夜半雾气作为饮食,太阳作为蜡烛,恒星作为明亮的珠子,朝霞当作温润的美玉。上下四方之内可以随心所欲来往,这是多么自由自在?人世间各种纷扰之事完全不用放在心上,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限制在狭小的世俗局促范围内?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个人价值的一种全新角度的思考,他立图摆脱污浊尘世的束缚,在理想的天国中遨游,以此来对抗、傲视黑暗的现实。近两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极大,把丰富多彩的个性与幻想消融于对制度的驯顺服从中,传统的、一种模式的单相思维也牢牢地禁锢着国人的头脑。仲长统的这种异端思想在上述的两个方面都大胆地提出独特的见解。如同电光石火般划过黑、寂的夜空,十分珍贵。
  当然,诗人的思想,从根本上讲还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出世”本身就是对污浊黑暗的现实人生的一种批判、否定、不满和对抗。


相关阅读
1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蜀道难》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 【查看全文】

2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跂乌词》,其古诗全文如下: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翼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何为。 无乃慕高近白日, 【查看全文】

3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 【查看全文】

4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四园竹浮云护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查看全文】

5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急啼乌未了,雨来战蚁方酣。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6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