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出自唐朝诗人欧阳炯的作品《三字令·春欲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
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注释】
⑴迟迟:日长而天暖。《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朱熹注:“迟迟,日长而暄也。”
⑵罗幌:罗绸制的帷幕。幌,帷幔。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⑶翠帘:绿色的帘幕。翠,一作“绣”。
⑷红粉:这里指粉红的脸颊。
⑸空归:空空归来。
⑹负:辜负。
⑺枕函:枕套子。欹:倾斜貌。
⑻淡薄:稀疏,稀少。
【翻译】
春天就要结束了,天还是长长的难熬,牡丹又绽开了她的娇娆。罗帐高高地卷着,翠绿的绣帘垂地轻飘。我重读了旧时的书信,红粉脸上泪痕条条,你和我的相爱,我们相互知晓。你不在我的眼前,我就像春燕空归旧巢,白白地空守佳节良宵。香炷的灰烬又落了,相思的无眠揉约了枕套。今夜的月光分外的亮,月光下只见花儿稀少。明月更惹起我对你的思念,愿这相思如月在你床前照耀。
【赏析】
旧体诗、词大体上有齐言与长短句之别。但词中也有少数齐言者,这首词基本上一句一意,句子间不免省略叙写与过渡的词语,出现若干空白。这就需要比勘揣摹,发挥联想,方能对词意有充分的体味。此词的题材是最常见的暮春思妇之闺怨。但用《三字令》这一特殊词调,在表现上显得格外别致。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三句,是说暮春的白昼一日长似一日,正是牡丹花开的时候。遣词上容易使读者联想到《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和白居易“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买花》)等诗句。然而此词的女主人公在这样绵长的春日,却无心参加赏花士女之行列,独自闷闷在家。“罗幌卷,翠帘垂。”就表现出这样的意态,同时词意就自然由外景描写转入闺房之内。一“卷”一“垂”,又正好暗示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她深锁春光而犯愁,原来她正看这一封信——彩笺书,流着泪。从“两心知”一句看,这信与其是她自己写就的情书,无宁看作是远方寄来的尺素。否则,便应是“忆君君不知”了。然而,书来正意味着人不来。那人一去或许经年,须知“红粉”楼中正计日。
过片紧承此意,“人不在”三字,形容女子的孤单;“燕空归”,似乎暗示来信徒增幽怨,又有以双飞燕反衬孤独处境之意。想必来信中有许多托词,但不能改变一个铁的事实:“负佳期”。想当初离别,必有盟誓“两心知”。而到今日,又苦留后约将人误。这里词语虽简单,怨思却甚深。“香烬落”,极见境之清寥;“枕函欹”,又极见人之无聊。此时心情,知之者其唯“枕函”乎!以下写景,又由室内推移室外,时间已由上片的白昼推移到夜晚。“月分明,花澹薄”,这是花好月圆之夜。花的“澹薄”是沐浴月光之故。但这花好月圆,却不能慰藉孤栖者的愁怀,反而徒增感伤。以景写哀,倍增其哀。同一美好之花、月,分形以“澹薄”、“分明”的对比词语,拨换字面,颇增情致。
这词在歌筳演唱该是很富情味的。它出句短促而整齐,断而不见、乱,真有明珠走盘之清脆感、节奏感。
相关阅读
1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 【查看全文】
2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天香龙涎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 【查看全文】
3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春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查看全文】
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山行》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查看全文】
5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湘夫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查看全文】
6 火风鼎卦_易经鼎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鼎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巽下离上)鼎①:元吉,亨。 初六:鼎颠趾(2),利出否民得妾以其子,无咎。 九二:鼎有实(4),我仇有疾(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