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0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
  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伫立,沾泣,征骑骎骎。
  【注释】
  ⑴草草——匆匆之意。
  ⑵分襟——分别。
  ⑶燕宋秦吴——春秋时国名,这里表示北东西南各方。燕,主要部分在今河北北部;宋,主要部分在今河南东部;秦,主要在今陕西一带;吴,主要在今江苏南部。江淹《别赋》:“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⑷沾泣——泣泪沾衣。骎骎(qīnqīn侵侵):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诗经·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朱熹注:“骎骎,骤貌。”
  【翻译】
  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它写词人在江边离亭设宴送别几位各奔东西的朋友,抒发了对其友人的深厚情谊。
  上阕叙事,写词人在离亭送别友人。“草草离亭鞍马”,首句点明送别地点——离亭,而人物则是鞍马的主人。这些鞍马的主人看来是些勤于国事之人,这从“草草”二字可以看出。《诗经·小雅·巷伯》云:“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劳人草草”就是忠厚老实的人憔悴困苦。作者用“草草”、“鞍马”来形容他这些朋友,可见他们都是忠于职守为国效力的人,所以作者才为他们送别。勤于国事的朋友分别是很平常的,可能不是一次,而这一次还是有点不同:“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三句点题:这些朋友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而来,现在又要在这里分别,而且这次分手,你东我西,有千里万里之遥。由此可以看出这次分别的不同寻常。“分襟”,指情投意合的朋友,即所谓挚友。挚友当然不愿离别,离别难免伤心,旷达一点也要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诗句)而作者却质朴地叙分别的事实,特别是用“燕宋秦吴千万里”来表现作者的大度,确实不同凡响。这种写法,与唐代诗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名句“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上阕总叙送别的基础上,下阕则细写送别的经过。“无辞一醉”,点出是词人设宴为朋友饯行。饮宴中,他殷勤劝酒,让大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既是他发自内心的劝勉,又是掩饰自己悲不自胜的情怀。在劝酒之时,作者的视线又转向了亭前,只见“野棠开,江草湿。”野棠在农历二月开白花,点明时在早春,是个乍暖还寒时节;“江草湿”,说明是个阴雨天气,这绵绵细雨更易惹人愁怀。二句景物描写,很好地营造了送别时的氛围。下面才写到人物:“伫立,沾泣。征骑骎骎。”前者写分别时的自我形象,握别之后,自己在离亭旁伫立凝望,泣下沾巾;后者从友人着笔,他们策马急去,头也不回。二者都是深于情者,表现各不相同:一写静态,一写动态,写法各异。而且末句“征骑骎骎”,透露了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爽之气。这种气概与上阕“燕宋秦臭千万里”廓大境界,形成全词的一种豪放风格,因而成为作者的一篇代表性作品。


相关阅读
1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僧朝美》,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客凌洪波,长鲸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 【查看全文】

2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古诗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查看全文】

3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出自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其古诗全文如下: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 【查看全文】

4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少司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 【查看全文】

5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出自唐朝诗人韩翎的古诗作品《已凉》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注释】 【查看全文】

6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出自唐朝诗人柳氏的作品《杨柳枝芳菲节》,其古诗全文如下: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注释】 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