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1

  “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出自清朝诗人徐灿的作品《唐多令·玉笛擫清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笛擫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危楼。寒月多情怜远客,长伴我,滞幽州。
  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频洒向,故园流。
  【注释】
  ①羁人:旅客。
  ②金戈:指军队。
  ③五湖:指勾践灭吴,范蠡乃辞勾践,泛舟五湖。
  【翻译】
  无。
  【赏析】
  这首词与作者的另一首词《踏莎行·初春》大旨相近,《踏莎行·初春》有“故国茫茫,扁舟何许”之句,此词则有“问五湖、那有扁舟”之语可以为证,故也应大致作于同时,即顺治初北上京师之际。
  大旨相近并不意味着表现手法也趋同。《踏莎行·初春》除了“故国茫茫”一句,大抵用曲笔,借一系列凄惋的意象传达自己的心绪;此词则以健爽笔致为主。开篇以“玉笛”、“红蕉”起兴,引出“莫倚高楼”之伤情语,自“寒月羁人同是客,偏伴我,住幽州”二句以下,语气即渐趋激切,直言苦衷,“小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更是大开大阖,参以诗法,使小词自然流露出内心的激扬与痛楚。末二句以“梦里江声”作结,是回旋之处,但也直赋思乡思旧的耿耿情怀,与《踏莎行·初春》“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之隐微幽深相比,同为名句,而各尽其妙。


相关阅读
1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难忘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道开洞门,弱柳低画戟。 帘影竹华起,萧声吹日色。 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乱系丁香梢,满栏 【查看全文】

2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 【查看全文】

3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畴昔苦长饥》,其古诗全文如下: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 【查看全文】

4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作品《感遇十二首其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查看全文】

5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 【查看全文】

6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