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注释】
⑸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⑹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⑺绿:青黛色的眉毛。
⑻乍:表示时间短暂。
【翻译】
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轻启朱唇 ,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赏析】
下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绝。“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词人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层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层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此时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此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此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虽有深情,由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相关阅读
1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踏莎行燕燕轻盈》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查看全文】
2 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菩萨蛮自从涉远为游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涉远为游客,乡关迢递千山隔。求官一无成,操劳 【查看全文】
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查看全文】
4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蜀道难》,其全文如下: 古蜀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 【查看全文】
5 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上望皖公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查看全文】
6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一番风雨出自宋朝诗人袁去华的作品《安公子弱柳丝千缕》,其古诗全文如下: 弱柳丝千缕。嫩黄匀遍鸦啼处。寒入罗衣春尚浅,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