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菩萨蛮·自从涉远为游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涉远为游客,乡关迢递千山隔。求官一无成,操劳不暂停。
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
【注释】
①词作双调四十五字,以上片“七七五五”,下片“五五五六”之句式展现,因添字句法,别列为“又一体”。
②句中“为”:原卷作“违”,据王重民校改。“为游客”:即成为游客,从下句的“求官一无成”可知,是指为寻求做官而远游在外、四方奔走的人。“乡关”:乡门,即家乡。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迢递”,原卷作“条递”,据王重民校改。遥远貌。指离乡之远,跋涉路途之长。左思《吴都赋》:“旷瞻迢递,迥眺冥蒙。”
③寒食节:节令名,以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诗词作品中常用来表达孤独之感或怀人思乡之情。
④金堤:春光灿烂的河堤。金,修饰叹美之词。
【翻译】
自从离家远游外出求官,乡门遥远隔着万水千山。求功名到头来一事无成,百般操劳说不尽仕途艰难。奔波中又逢寒食这一天,处处樱花开放红得耀眼。徘徊在河堤上把酒浇愁,遥望家乡泪珠长淌心悲酸。
【赏析】
吴贤陵分析,词作描写了一位外出求宦的游子,因功名未就,而在寒食节感到羞愧。古时读书人,在家苦读数年后,要经过千里跋涉,参加科举考试,不论金榜与否都必需经年离家,游子在外,最思念的莫过于故乡的种种。深刻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迢递千山隔”说明了乡愁无处寄的感伤,然而更不堪的是“求宦一无成”,求宦无成的情况,生活也陷入困境,因此更操劳。在这质朴的言语中,读者也感染了游子的辛酸与无奈。
词的下片,写游子触景伤情,寒食节与樱花发都是春天,百花盛开,这样的景色引发游子思乡情怀。而为何独言“樱花发”,因古时有以樱桃宴庆贺进士及第的风俗,此风俗起源于公元873年至888年唐僖宗之时。由盛开的樱花想到为进士及第而设的樱桃宴,名落孙山的落寞与惆怅可想而知。此时能解愁的,唯有杜康。面对后一句的乡关更是沉痛,外出求宦历经艰辛,最终的目的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但是此刻美梦破碎,惭愧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潸然泪下。
全词表现了一位为科举所累、所苦的游子心情告白,间接地、含蓄地提供追求功名利禄的士子一个宝贵的教训。全词写来平铺直叙,但气势稳健且耐人寻味,其中更蕴含深意。其中“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表面是叙述景观,但此处别有深意,衬托出游子盼望功成名就的心情。张剑在《敦煌曲子词百首译注》认为词作在艺术表现上,词作者“以旅途的遥远陪衬仕途的坎坷艰难;以寒食节的清冷陪衬自己的孤独失意。景哀情哀,情景相生,极富表现力。”
相关阅读
1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 【查看全文】
2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 【查看全文】
3 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出自宋朝诗人吕谓老的作品《薄幸青楼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 【查看全文】
4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出自清朝诗人王夫之的作品《摸鱼儿剪中流》,其古诗全文如下: 剪中流,白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 【查看全文】
5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查看全文】
6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