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定西番·帝子枕前秋夜》,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
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注释】
①帝子:天女或神女称帝子,一说本指娥皇、女英;帝王之女的通称;这里指赴西番和亲的公主。《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朱熹集注:“帝子,谓湘夫人,尧之次女女英,舜次妃也。”此处帝子疑当指汉代乌孙公主。汉元封中,乌孙王昆莫遣使求婚,武帝饰江都王建之女细君为公主而嫁之,世称乌孙公主。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郁,自作歌以写优,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②幄:篷帐、帐幕。霜幄:沾满霜露的帐篷,一说指雪白的帐子。
③月华:月光。
④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一说戍所的城楼。
⑤汉关:汉代的边关,亦泛指边关。一说汉人在边境设的关塞。
【翻译】
凄清的秋夜,和亲的公主躺在枕头上,帐幕上凝结着寒冷的秋霜,三更的明月洒下皎洁的月光。不知何处的戍楼上有人在寒夜里吹起横笛,忧伤的笛声将她从残梦中惊醒。遥想中原故国已远在万里之外,她不禁珠泪纵横。
【赏析】
这首词表面抒写边塞女子乡心枨触之怀,实际写的是戍边战士那种透骨思乡之愁。此词上阕写景,但景中含情,通过描摹寂静、萧瑟的秋夜景致,渲染清冷、凄迷的环境氛围。词的开头,作者并没有急于把镜头带到边塞的戍楼跟前,而是带到了皇宫之中、帝子的枕前,就意味迥然了。从“帝子枕前”四句来看,指出了时令的变换。秋天的深夜,到了月光最明亮的三更时分,也就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这时候,即便是那些生活在皇宫的帝子们枕前,也会感到霜幄之冷的。从结构上讲,这是词的前片;但从意义上看,这只不过是一个铺垫。作者的用意并不在描写皇宫之冷暖,而是让它为后边的边塞戍笛等作垫笔的。因此,如果说生活在皇宫之中还有寒冷的话,那汉关之外、边塞之上的战士们则是寒彻心底了。
下阕由景及情,借笛感发出乡关万里的愁绪。尤其是那戍楼里的寒笛,只要响上一声,就会惊断战士们那思乡的残梦;只要听上一曲,就会激起人们无限的乡愁,以致使人潸然泪下,泪流纵横。从艺术上看,前片只是从时令上让人感到了冷,是一般的冷的感受,较为浅直。而后片则是让人感到了那发自肺腑的乡愁之凄凉,就深婉得多了。这样以浅直做深婉的铺垫,以一般的感受衬托戍边战士在深秋时节有家不能归的思乡之愁,就使词的立意,边塞的乡愁之凄凉有甚于宫庭时令之寒冷,显得更加深刻而突出。征夫们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可是遥望汉关,相隔万里,这就使他们的思乡之苦更加铭心刻骨。特别最后一句“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更是撼人心魄的点睛之笔,情感深沉厚重,意境雄浑悲凉;女主人公肝肠寸断,热泪纵横,情感的基调至此达到高潮。
作品语言明净,情景交融,全词以冷清的秋夜景色烘托人物幽怨的心情,韵味悠长,表达出女子特定环境的凄苦感受,深情绵邈,意境苍茫。词中所吟咏的乡愁已超出女性化的情思,而被赋予悲凉沉雄的硬笔,更具男性化的力度,情味、意境与其他同是花间派的词迥别。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春江晚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查看全文】
2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查看全文】
3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其古诗全文如下: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 【查看全文】
4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翻译】 周武王磻溪遇吕尚,尊他为太公望 【查看全文】
5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其古诗全文如下: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 【查看全文】
6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出自西晋诗人曹操的古诗作品《短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