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织锦机边莺语频》,其古诗全文如下: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注释】
⑴杨柳枝:词牌名。又作“杨柳”。
⑵“织锦”二句:隐括李白《乌夜啼》“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诗意。织锦:暗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璇玑图的典故。
⑶“塞门”二句:暗用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意。塞门,一作“寒门”。
【翻译】
我正在机上织锦,耳边传来黄莺的阵阵鸣叫声,让我想起远在塞外的丈夫,不禁停下梭子,泪流满面。虽然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但塞外依然是那样荒凉萧条,纵然有杨柳树也未发新叶,征人还是感觉不到春天的来临。
【赏析】
此词写闺思。首二句隐括李白名篇《乌夜啼》的诗意,谓女子在机上织锦,机边传来黄莺叫声,著一“频”字,足见鸣声此起彼伏,春光秾丽,句中虽未提杨柳,但“莺语频”三字,已可以想见此地杨柳千条万缕、藏莺飞絮的景象。织锦虽是叙事,同时暗用了前秦苏蕙的典故,点出女子相思。思妇织锦,本欲寄远,由于莺语频传,春光撩拨,只得停梭而流泪忆远。
后二句和首二句跳跃很大,由思妇而转到征人,由柳密莺啼的内地而转到边塞,说塞上到了三月仍然是一片萧索,即使有杨柳而新叶未生,征人也无从察觉到春天的降临。这里用王之涣《凉州词》句意而又更翻进了一层。思妇之可怜,不仅在于极度相思而不得与征人团聚,还在于征人连春天到来都无从察觉,更不可能遥知妻子的春思。这样比单从思妇一方着笔又多了一个侧面,使意境深化了。
此词主要运用比衬手法,在同一时间内展开空间的对比。它的画面组合,犹如电影蒙太奇,先是柳密莺啼、思妇停梭垂泪的特写,一晃间想起画外音,随着词的末二句,推出一幅绝塞征戍图,征人面对着萧索的原野,对春天的来临茫然无知。两个镜头前后衔接所造成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陈陶《陇西行》中有“可怜永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的诗句,也是采用两个方面进行对照,但刺激性很强,把问题明确地告诉读者,作者的情绪显得激切。温庭筠此词则是冷静客观地展开两幅画面,让读者自己慢慢地领会、思考,比较含蓄,这是温词风格的一种体现。
这首词口气和神情非常婉转,不像一般七言诗,但如与宋代的一些词相比,却又显得浑朴。这显示了诗到词的过渡状态的一种特征。
相关阅读
1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 【查看全文】
2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崔秋浦三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东皋春 【查看全文】
3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游龙门奉先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查看全文】
4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七步诗》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注释 【查看全文】
5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查看全文】
6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