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7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调笑令·边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3、尽:死。
  4、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5、月明:月色皎洁。
  6、胡笳: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7、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翻译】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甩。“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全词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中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相关阅读
1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清平乐洛阳愁绝》,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 【查看全文】

2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行路难三首虞衡斤斧罗千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 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 【查看全文】

3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出自于诗经作品《六月》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查看全文】

4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春宫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查看全文】

5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出自唐朝诗人袁中道的作品《夜泉》,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注释】 ①结:凝结 【翻译】 夜晚山中夜鸟突 【查看全文】

6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出自先秦诗人作品《卿云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明明天上,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