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09:49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清平乐·洛阳愁绝》,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为宋词常用词牌。晏殊,晏几道,黄庭坚,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均用过此调,其中晏几道尤多。
  【翻译】
  无。
  【赏析】
  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为其二,乃惜别之作。
  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这时有人要远行,朋友们都聚集在桥上为他送别。“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按照古人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用来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
  下阕写别后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江淹《别赋》有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南浦是地名,在福建,这里借指送别之处。一旦离开洛阳,又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平原年少,出自“我本平原儿,少年事远行”,这里指远行的人。只见他离愁万种,独自骑在马上,频频回首,频频挥泪。泪是擦不干的,情是割不断的,一种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
  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温庭筠这首词虽然格调也不高,但并无儿女之态,脂粉之气。有人称赞“此词悲壮而有风骨”,因此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见《唐五代四大名家词》)。大家公认温庭筠词“大半托词房帷,极其婉雅”,这首词却是个例外。


相关阅读
1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 【查看全文】

2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 【查看全文】

3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村夜》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 【查看全文】

4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岁暮归南山》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 【查看全文】

5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出自宋朝诗人万俟咏的作品《三台清.明应制》,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 【查看全文】

6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出自唐朝诗人王质的古诗作品《山行即事》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