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注释】
①点检:回顾、反思。钱起《初至京口示诸弟》诗:“点检平生事,焉能出荜门。”
②离心:离愁。
③橘洲:橘子洲。在今湖南长沙西湘江中,多美橘,故名。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湘水又北迳南津城西,西对橘洲。”唐杜易简《湘洲新曲》之一:“昭潭深无底,橘洲浅而浮。”
【翻译】
刚刚还是笙歌曼舞,转瞬间,笙歌消歇,众人散去,只剩我独宿红楼舞榭。将珠帘半卷,挂在玉钩,此时云儿收起,升起一轮朗月。索性起来,细细地看那些和他共同游玩过的地方,每一处都引起我的新愁。那东流的河水哟,请将我的一颗充满离恨的心,捎带到那心上人所在的桔子洲。
【赏析】
这首词上半阕以“笙歌放散人归去”开篇,可见其着重点不在描写晚上宴会歌舞之盛况,而在抒发乐器放下,宴会解散,人归去之后,词人“独宿红楼”的反思。这里的“红楼”当为南唐宫中的舞榭歌台。鉴于冯延巳当时的官位,故在宴会散后,参加宴会的人各自归去,而他却能“独宿红楼”,享受“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的特殊恩遇。但是,这并没有使冯延巳产生“紫殿红楼赏春好”(李白《侍从宜春苑》)的愉悦之情,相反,在“周师南侵,国事岌岌”之际,“忧生念乱,意内而言外”(冯煦《阳春集序》)。“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将珠帘半卷,挂在玉钩,此时云儿收起,升起一轮朗月,此情此景,令人心寒,令人孤愁)正是“意内而言外”的最佳选择。
下半阕首两句“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紧承上半阕,写出时间的推移,由夜里“独宿红楼”,到次日早晨起来,泛舟离开红楼。其中“点检”二字尤足以表现作者“辞学”造诣之深。钱起《初至京口示诸弟》诗中有“点检平生事,焉能出筚门”之句,这些都说明“点检”为认真考核之意。冯延巳于此时此地着以“点检”二字,表明这离去不是毫不经意,而是一棹一回头,认真考查经由之地的特殊景物,然而感受的却是每经一处地方,就在心灵深处荡起一波新愁。最后二句,“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写词人想从这愁苦中摆脱出来。然而,词旨微幽,必得细细体味,才能领悟。“凭仗东流”,照应首句,点明“起来点检经由地”是乘舟而行,引出新愁,但是,还要依仗它来抛下这不断增添的苦愁。“将取”句,则两处用典,意更深邃。一为“离心”,当取屈原《离骚》:“可离心之可同分,吾将远逝以自疏”之意。一为“橘洲”,当为东流之水中确有长满橘树的小洲树的小洲,因而触发联想,借用杜甫诗句:“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抒发南唐将会在歌舞声中失去江山,自己不如及早离去的感慨,可谓“极凄婉之致也”。
相关阅读
1 莺语花舞,春画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皇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莺语花舞,春画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皇帷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诉衷情莺语花舞》,其古诗全文如下: 莺语花舞,春画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皇帷。 柳弱蝶交 【查看全文】
2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沙丘城下寄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 【查看全文】
3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出自宋朝诗人李甲的作品《帝台春芳草碧色》,其古诗全文如下: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 【查看全文】
4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出自宋朝诗人谢逸的作品《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 【查看全文】
5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其古诗全文如下: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 【查看全文】
6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出自南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代出自蓟北门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