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注释】
①虞美人:《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
【翻译】
无。
【赏析】
这首令词描写一位少妇寂寞的心境。《花间集》中这类词的主题大抵是怀远思人,此词超越了这种一般化的主题而突现其内心的孤寂,因而颇具特色。
上阕写的是薄暮时分的情景:我们的女主人公站立在描鸾绘凤的梁柱前,调弄着用玉钩挂着的笼中的鹦鹉,让它学舌能言,解人寂寞。“玉钩鸾柱”,点出女主人公闺房与用物的华贵富丽,虽然仅仅是一二细节的点染,我们已可想见她高贵的身分。“宛转留春语”一句很值得玩味,她好象是让鹦鹉学会宛转的人言,留住青春的絮语;又好象是鹦鹉宛转的人言中还留着意中人的声音,引起女主人公对美好春光的回忆。唯其写得朦胧含蓄,才包含了令人产生多种联想的蕴意。《蕙风词话》云:“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宛转留春语”写的是女主人公调弄鹦鹉的眼前景,身边事,但却有“言外”的“神致”在,不能不说是耐人咀嚼的大家手笔。“云屏冷落画堂空”二句从正面点出女主人公所在环境的冷落空寂。调弄鹦鹉,已暗示出她无人陪伴的孤独,“留春语”已透露出她春光流逝的怅惘,而“云屏”与“画堂”的冷落空寂更突现出她身在金丝笼中的难耐和凄楚。加之卷着落花的晚风一阵阵从窗外吹来,春夜的寒意愈加袭人,她心中的愁绪真是无可奈何、无法排解呵。
下阕写的是新月临窗时分的情境:女主人公不耐锦屋画堂的冷落而搴(掀)帘出门,这时楼上的燕子也乘机飞出帘去,不顾屋外已经夜影憧憧。词人以梁上燕子不耐室中的寂寞而翩然飞走的细节,衬托女主人公的心境和处境,真可谓神来之笔,这又是“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的“高手”的一着:燕犹如此,人何以堪?女主人公孤寂凄独之神情已溢之于言外。“拂镜尘鸾舞”与“宛转留春语”相照应,此句也写得比较朦胧,它好象是说我们的女主人公又回到屋中百无聊赖地拂去鸾镜上的灰尘而顾影自怜。“鸾镜”本系结婚时陪嫁的妆奁之物,其背面刻镌着鸾凤翔舞的图案,以象征夫妇之间的伉俪好合,由于女主人公心绪落寞,长期不拭镜照容,已落满灰尘,而今拂镜顾影,当为形容憔悴而倍加伤情。
最后二句写得极有韵味:女主人公望着天际一钩宛如娥眉的弯弯新月,不禁心中暗暗发问:不知今夜谁人佩着同心双结而倚栏望月呢?同心双结象征着情人对爱情的坚贞,他们虽身处异地互相思念,千里共望明月而寄托各自忠贞不渝的感情,女主人公以“不知”——“谁”句的设问,包含着两层意蕴:一是佩着同心双结的远方的他不知今夜倚栏望月没有;一是自己对爱情已经绝望,而天下总有这样倚栏望月互相思念的情侣恋人,词人以他人之相思反衬女主人公无相思可言的悲哀和幽独。
相关阅读
1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出自宋朝诗人邓剡的作品《浪淘沙疏雨洗天清》,其古诗全文如下: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 【查看全文】
2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 【查看全文】
3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乞食饥来驱我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 【查看全文】
4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登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 【查看全文】
5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出自南北朝诗人萧绎的作品《关山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 【查看全文】
6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出自唐朝诗人张泌的作品《河渎神古树噪寒鸦》,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