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01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出自宋朝诗人章谦亨的作品《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注释】
  ①鹅湖山在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境内。
  ②章谦亨(生卒年不详)字牧叔,一字牧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绍定间,为铅山令,为政宽平,人称生佛,家置像而祀,勒石章岩,以志不忘。历官京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嘉熙二年(1238),除直秘阁,为浙东提刑,兼知衢州。
  ③六丁:认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为阴神,为天帝所役使;道士则可用符箓召请,以供驱使,道教中的火神。
  【翻译】
  无。
  【赏析】
  这阕词,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它的构思。“云藏鹅湖山”本是极平常的自然现象,但出现在作者笔下,劈头就是“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山被偷,已是相当新奇,何况又具体怀疑到六丁(道教神名,火神)身上,这就更加生动。一个极普通的题材,经这么一构思,便立觉妙趣横生。上半阕说山已不在人间,这当然是故作的幻想,新巧一些也许并不足怪。可是下半阕说破山被云遮的真象以后,仍然具有无穷的趣味,这是因为作者同样采取了“直意曲一层说”的手法。
  本来是云遮山,词中却说“晓云闲”,“特地遮拦”;本来是风吹云散,山岳重现,词中却说“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这里,晓云和东风同六丁神一样具有生命,而且如若不去“追还”,山还会再次被偷去。艺术之不同于说教,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具有趣味性的精神产品;人们之所以能从艺术品那里得到娱乐和享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它有趣味。本篇的作者章谦亨“尝为浙东宪,风采为一时所称,然蕴藉滑稽,不同流俗”(《绝妙好词笺续钞》)。这种独特的个性,帮助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题材中发现情趣,并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因而使词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辛弃疾闲居期思村时作有《玉楼春》词戏赋云山云:“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章谦亨在铅山曾访问过稼轩期思故居。这首词在构思上当受稼轩影响,当然也有他自己新的东西,对照读之,当各知其妙。


相关阅读
1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满庭芳蜗角虚名》,其古诗全文如下: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 【查看全文】

2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故著寻常淡薄衣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锦江头新样锦, 【查看全文】

3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查看全文】

4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出自唐朝代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 【查看全文】

5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鸣皋歌送岑征君》,其古诗全文如下: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查看全文】

6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渔翁》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