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思佳客·丹桂花开第二番》,其古诗全文如下: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注释】
⑴仍:一本作“还”。
⑵婵娟:明月。原指美女,有时特指嫦娥。相传嫦娥的月宫仙女,又借指明月。
⑶素娥:即嫦娥。
【翻译】
无。
【赏析】
《思佳客》,即《鹧鸪天》,首见于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几道填此调最多。《词谱》卷十一说:“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因贺铸词有“化出白莲千叶花”句,故又名《千叶莲》,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于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烟》、《翦朝霞》、《骊歌一叠》、《锦鹧鸪》、《避少年》、《鹧鸪引》、《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丹桂”四句,上片写闰中秋景色及词人的感想。言桂花已经二度开放,菊花的花期亦相应延长了。词人以桂、菊两种秋季当令的花,点出“闰中秋”的特点;即是这年秋天有了两个八月,秋天就足足延长了三十天。因此,接着词人又说,天上的圆月就像人间的宝镜一样,因为是“闰中秋”,所以缺而复圆;而自天河而来的泛星槎亦在“闰中秋”时去而复还。“仙槎”,即贯月查。
“分不尽”五句,下片即景感怀。言中秋天凉,而时令也在八月之半,今遇“闰中秋”,所以又可以将之分成一半,故词人反而有“分不尽,半凉天”的一种感觉,词人闲暇无聊,唯有这天上圆月与之作伴,又因为是在“闰中秋”的缘故,时令还没有到深秋,所以气候也还不太凉冽;月中嫦娥也显得非常引人注目,所以词人才有可能,又一次在这天晚上独倚栏干欣赏这一圆月了。
相关阅读
1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查看全文】
2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出自南北朝诗人谢朓的作品《入朝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 【查看全文】
3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哀王孙》,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 【查看全文】
4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出自元代诗人王实甫的古诗作品《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查看全文】
5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 【查看全文】
6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清平乐上阳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新岁清平思同辇,争奈长安路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