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容睡”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点绛唇·香泛罗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泛罗屏,夜寒著酒宜偎倚。翠偏红坠。唤起芙容睡。
一曲伊州,秋色芭蕉里。娇和醉。眼情心事。愁隔湘江水。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②伊州:即《伊州令》,唐教坊曲名。
【翻译】
无。
【赏析】
上片“香泛”四句,是少妇“芙蓉”的忆旧。词人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说:“室中屏风内香气满盈,我被郎君从睡梦中唤醒。郎君说,要我陪伴他在这寒夜里偎倚相亲,饮酒作乐。因两人倚偎在一起,并且还饮酒作乐,所以使我的身上、头上那些红红绿绿的饰物也因之而歪斜、坠落。”
下片“一曲”五句,是少妇思离人之情景。“伊州”,即《伊州令》,为少妇思郎的词曲。此言少妇因为思念离别的郎君,闲极无聊,低吟起《伊州令》,借以聊解愁思。而深秋时节,连芭蕉叶也泛黄变色,这不禁令人触景生愁。娇小的少妇微含醉意,眼中却透露出满腹愁思,因为郎君远在湘水边上,所以无法与他相聚。下片含有作者另外一首词《唐多令·惜别》“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句意。
全词以对旧日男女亲密关系的回忆,衬托出一位孤独的少妇虽吟唱、饮酒亦难解离恨别愁之情景。前后对比鲜明,那位孤独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出自西汉诗人罗敷的作品《陌上桑》,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 【查看全文】
2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金谷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释 【查看全文】
3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临江仙赠王友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 【查看全文】
4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出自于诗经作品《思齐》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查看全文】
5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出自三国诗人曹植的作品《君子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 【查看全文】
6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出自唐朝诗人高适的作品《送董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