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17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澹尘土。
  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沈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注释】
  1、莺啼序:词牌名,又名《丰乐楼》。此调始见吴文英词。四叠,二百四十字,为词牌中字数最多的一个。《词谱》以吴文英《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为正体。第一段八句四十九字,二段十句五十一字,三段十四句七十一字,四段十四句六十九字,每段各四仄韵。第一段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式,诸领格字宜用去声。此词在《宋六十名家词》中又题作“春晚感怀”。“感怀”,实际就是怀旧与悼亡之意。
  2、病酒:饮酒过量而不适。
  3、沉香:沉香,亦名“水沉香”。心材为熏香料。《本草纲目·木部一》云“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半沉者为栈香,不沉者为黄熟香”。
  4、迟暮:黄昏,晚年。屈原《离骚》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淹,时间长。
  5、冉冉:①慢慢;渐渐。②柔媚美好貌。
  6、吴宫:指南宋都城的宫苑。南宋都城临安在五代时为吴越国都,并曾在凤凰山一带建有王宫,南宋时扩为行宫。
  7、羁情:离情。
  8、娇尘软雾:这里形容西湖热闹情景。
  9、溯红:隐用红叶题诗典故。据《云溪友议》:唐时有宫女题诗于红叶上,诗云:“柳树何太急,深宫竟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红叶顺御沟流出,被人捡到而结成佳偶。
  10、仙溪:指桃源。用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到两位仙女的故事。这里指女子所住的地方。据刘义庆《幽明录》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县人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遇到两位仙女,被邀至仙女家中,待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来两人重到天台山寻找仙女,已杳然无迹。
  11、锦儿:钱搪名妓杨爱爱的侍女,此处是泛指。
  12、断红:眼泪。
  13、金缕:指《金缕曲》。此指杜秋娘所唱之《金缕衣》,其辞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翻译】
  暮春的残寒,仿佛在欺凌我喝多了酒,浑身发冷而难受,我燃起沉香炉,紧紧地掩闭了沉香木的华丽的窗户。迟来的燕子飞进西城,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风光已衰暮。画船载着酒客游客玩西湖,清明佳节的繁华就这样过去了,看着暗烟缭绕着吴国宫殿中的树木,我的心中有千万缕羁思旅情,恰似随风游荡,化作了柳絮轻扬飘浮。
  我曾经有十年的生活在西湖,依傍着柳树系上我的马匹,追随着芳尘香雾。沿着红花烂漫的堤岸,我渐渐进入仙境般的去处。你叫侍儿偷偷送来情书,把一怀芳心暗暗倾诉。在温馨幽密的银屏深处,有过多少快乐和欢娱,可惜春长梦短,欢乐的时光何其短促。你掺着红粉的眼泪,沾湿了歌扇和金钱刺绣的衣服。西湖的湖堤昏瞑空寂,夕阳中的西湖美景,全都让给了那些鸥鹭。
  幽兰转眼间就已经老去了,新生的杜若散发着香气。我在这异地的水乡漂泊羁旅。分别后我也曾访过六桥故地,却再也得不到关于佳人的任何信息。往事如烟,春花枯萎,无情的风风雨雨,埋葬香花和美玉。你生得是那样的美丽,清澈透明的水波,却要把你的明眸妒忌,那苍翠葱茏的远山,见到你那弯弯的秀眉也要含羞躲避。江面上倒映着点点渔灯,我与你在画船中双栖双宿。当年在渡口送别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你住过的妆楼依然如往昔,分手时我曾在败壁题写诗句,和着泪水的墨痕已经蒙上了灰尘,字迹也已经变得惨淡而又模糊。
  登上高高的亭楼我凝神骋目,只见一璧芳草延到天边处,叹息自己那一半已经雪白如苎的鬓发。我默默地翻检着旧日的物品。你留下的丝帕上,还带着离别时的泪痕和香唾,那是以往悲欢离合的记录。我就像垂下翅膀的孤凤忘记了归路,又像孤苦无依的孤鸾懒得飞翔起舞一样。我要把满心的悲伤痛恨写成长长的情书,但见蓝天大海上沉没鸿雁的身影,有谁来为我传达相思的情愫。只能把相思之苦寄托在哀筝的弦柱,独自弹出满心的愁苦。千里的江南处处令我伤心,你的灵魂是否就近在眼前呢,你可以听见了我哀怨的词章如泣如诉。
  【赏析】
  《莺啼序》是词中最长的词调,全词有240个字,始见于《梦窗词》集及赵闻礼《阳春白雪》所载徐宝之词。可见《莺啼序》实为梦窗之首创,显示出作者的卓绝才力,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首词集中地表现了梦窗的伤春伤别之情,在结构上也体现出其词时空交错的显著特点。全词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现实,作者在爱妾死后,犹自在苏州伤春。语气舒缓,意境深长。作者将伤别放在伤春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来写。时值春暮时节,残寒病酒,“天时人事日相催”(杜甫《小至》)。开头第一句,已将典型环境中典型情绪写出,并以此笼罩全篇,寓刚于柔。作者闭门不出,但燕子飞来唤他出游,好像在说,春天已快过去了。于是“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作者在湖中看到岸上的烟柳,不禁羁思飞扬起来。羁情化为轻絮,随风飘荡,正如此时作者的思绪一样,似乎所起有因,但终不知归于何处。词的承接处大都在前段之末或后段之前,多数用领字或虚字作转换。吴文英的词,则往往用实句作承转,不大用领字。这就是所谓“潜气内转”,是作者与其他词人不同的地方。何谓“潜气”?就是人的内心深处日积月累而形成的潜意识,它具有深微幽隐而非表达出来不可的情感力量。少用领字,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潜气内转”,只要发现贯穿词中的情感线索,其义自现。耐人寻味正是梦窗词的独特价值之一。作者写到这里,其情愫就像轻絮一样随风游荡,随风展开;而下面三段所写内容,便都包含在此三句中了。
  第二段追溯杭州刻骨铭心的情事。从《渡江云·西湖清明》这首描写杭州情事的词可以知道时间是清明时分,地点是西湖,作者开始是骑马,后来“傍柳系马”,转入水路,通过婢女传书暗通情意。“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二句,是写初遇时悲喜交集之状。“春宽梦窄”是说春色无边而欢事无多:“断红湿、歌纨金缕”,意思是,因欢喜感激而泪湿歌扇与金缕衣。“瞑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三句,进一步写欢情,但含蓄不露,品格自高。


相关阅读
1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出自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水龙吟落叶》,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 【查看全文】

2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宴清都万里关河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 【查看全文】

3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出自明朝诗人柳如是的作品《金明池咏寒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 【查看全文】

4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遐水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兵九月渡遐水,马踏沙鸣惊雁起。 杀气空高万里情,塞寒如箭伤眸子。 狼烟堡上霜漫漫, 【查看全文】

5 天吴驾云阆海,凝春空灿绮。倒银海、蘸影西城,西碧天镜无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吴驾云阆海,凝春空灿绮。倒银海、蘸影西城,西碧天镜无际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莺啼序天吴驾云阆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吴驾云阆海,凝春空灿绮。倒银海、蘸影西城 【查看全文】

6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