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正人人自勇,翘关还槊”出自宋朝诗人黄机的作品《满江红·万灶貔貅》,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下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正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戈射月明霜锷。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注释】
①万灶貔貅:指南宋大军。万灶,极言军队之多。貔貅,猛兽名,勇猛军队的代称。
②扫清关洛:扫清盘据在关中(今陕西)洛阳地区的敌寇。
③长淮路:指淮河地区(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淮河是宋金的分界线。
④夜亭警燧:夜里前哨严密地警戒着。古时边塞筑亭,派兵卒守望,遇警急便举烽火作信号。燧,烽火。
⑤“绿鬓将军”二句:是说敌方官兵毫无战斗意志。绿鬓,黑发,以喻壮年。下马,即投降。黄头,戴黄色帽子的水军,这里泛指敌军。奴子,奴仆,对敌人蔑视的称谓。鹤,指风声鹤唳。
⑥狂鲵剪:消灭了敌人。鲵,大鱼名,喻金国。剪,灭。
⑦於菟:虎的别名,借指金国,斥为虎狼之国。
⑧翘关还槊:拿起武器来(打敌人)。翘关,举关。还,同旋,盘弄。槊,长柄的矛。
⑨戈射月明霜锷:兵器在月光的映照之下,刀锋显得明亮如霜。,长矛类的武器。锷,刀锋。
【赏析】
词的上片,写南宋精兵,长驱北上,金兵毫无斗志,中原父老也都知道金国必然灭亡,形势与前大不相同。前半片,写南宋军营整齐,斗志旺盛。“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千军万马,精兵强将,斗志昂扬。“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淮河一带的岗亭子,夜里有士兵了望,一有警报,便点燃烽火告警。天刚破晓便可以听到军营嘹亮号角声。而金兵呢?“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年轻的军官,黄头女真,已无斗志,准备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闻鹤的典故出自《晋书·谢玄传》,淝水之战,苻坚部下士兵溃逃,“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晋)师。”中原的人民,“已心知,今非昨。”今昔不同,金国已成强弩之末,即将覆亡。
上片由南宋写到金国,形成显明的对照。下片,又由金国写到南宋,进一步进行对比。“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狂鲵”,大鱼,借指残暴的敌人;“於菟”,虎,借指虎狼之国;单于,指金国君主,都是指的金国。金国国势,危在旦夕,象春冰一样,即将瓦解崩溃。相反,宋国“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将军士兵,人人奋勇,能扛鼎举关,舞弄长矛;“旗帜倚风飞电影”,军旗猎猎,高高飘扬;“戈铤射月明霜锷”,刀锋雪亮,武器精良。又一次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最后,“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奉劝朝廷勿失时机,一举收复失地,不要使边塞秋老,人民失望,这才是本词的主旨,是词人的用心所在!
黄机的爱国思想是一贯的。除这首词外,他还曾作《乳燕飞》词,寄给辛弃疾;又与岳珂以长调唱和,内容亦十分悲壮激昂。这些都同本词的主旨是一致的!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古诗作品《更漏子玉炉香》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 【查看全文】
2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干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 【查看全文】
3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 【查看全文】
4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出自于诗经作品《还子之还兮》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驱从两牡 【查看全文】
5 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种白蘘荷》,其古诗全文如下: 血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 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 言甘中必苦, 【查看全文】
6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出自唐朝诗人李存勖的作品《一叶落褰朱箔》,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