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其古诗全文如下: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花,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亦称《龙吟曲》、《小楼连苑》。双调一百零二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上去通押。
幽葩:清幽的花朵。
壅培:把土或肥料培在材料根部。
孤:辜负。
【翻译】
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赏析】
词抒写惜春情怀,层层铺叙,多有转折,但却不厌其详尽发露,全在于真情贯注,气势充沛,所以不必以蕴藉空灵之格求之。
上片起首五句先表达一般惜春之意,但写到花的地方,都别有寓意,说被吹落的花,是些在“小园低槛”之中,“壅培未就”的嫩花小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而垂柳经春,由鹅黄而翠绿,而密可藏鸦,春二三月正是柳芽萌发以至茁壮成长的时期。
“吹尽繁红,占春最久,不如垂柳。”占春最久”是相对“繁红”易尽而言的,这里不仅有物情的体会,有哲理的蕴藏,也反映了作者兴趣的所注。
以下四句“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四序代谢,春去复来,从远看,是“春常不老”,这是第一点。春花易谢,春柳不凋,从长近时看,春总是“发生”的季节。《尔雅》云:“春为发生。”这是春“不老”的第二点。人因春去而愁“春老”,自然界不任其咎,只是人们自己在那里多愁善感罢了。作者写到这里,在“惜春”这个题目上已把自己的见解阐述清楚,使用的不是如陈季常《无愁可解》那样纯是理性的语言,它有景语,有情语,也有一点苏东坡的旷逸之气。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2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经年。 【查看全文】
3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出自唐朝诗人程颢的古诗作品《春日偶成》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 【查看全文】
4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汉寿城春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 【查看全文】
5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 【查看全文】
6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雪后晚晴只知逐胜忽忘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