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48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其古诗全文如下: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注释】
  ①潇湘门:疑指长沙一城门。水指湘江。
  ②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桨。
  ③红妆:相传秦观经长沙遇一义妓,“为留数日,倡不敢以燕惰见,愈加敬礼。将别,嘱曰:‘妾不肖之身,幸得侍左右。今学士以王命不可久留,妾又不敢从行。’”(见宋洪迈《夷坚志》卷二)踟蹰,犹像不舍。
  ④向隅:汉刘向《说苑》:“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此指“红妆”之人。
  ⑤人人:指恋人。
  【翻译】
  在冷冷的月光笼罩下,潇湘水平静地从门外流过,一只孤舟泊在岸边,扬帆待发。离别的苦酒已经饮过,离别的情话也已经说过,然而在启程的这一刻,为词人送别的女子却踟蹰不前,向隅而泣。女子流泪告别,梨花带雨。一般离别只是令人肠断,而这场离别早已令他痛断肝肠,连肠也无了。
  【赏析】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写离别的环境。送别的时间是在寒夜,而即将启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越发使送别的场面增添了冷落的气氛。这两句不仅为全词营造了冷清凄惨的氛围,而且显示出一种离别的紧迫感,为下文写离别情事张本。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后两句笔触转向离别之人,“红妆”和“有人”实际上是一人,就是义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独索然向隅”之意。“踟蹰”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恋与不舍;偷偷向隅,又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体贴。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过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体形容这位女子哭泣的情态。连用三个形象比喻义妓的眼泪: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连连不断,展现了一位形象优雅、感情真挚的美丽女性形象,使读者深深体会到,词人与这样深爱他的人离别,是何等伤心与遗憾。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面对义妓挥泪如雨,词人心中的痛无法抑制。结句“那堪肠已无”,是秦观泣血之语,包含着词人无数的新愁旧恨,是长时期压抑的情绪的爆发,也是他辛酸经历的总结,一颗受尽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跃然纸上。


相关阅读
1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作品《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 【查看全文】

2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出自唐朝诗人唐彦谦的作品《采桑女》,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查看全文】

3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翻译】 小侄儿,你可 【查看全文】

4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咏怀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 【查看全文】

5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悲歌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来乎,悲来乎。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查看全文】

6 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出自先秦诗人陶婴的作品《黄鹄歌悲夫黄鹄之早寡兮》,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 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 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 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