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咏怀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注释】
⑼幅巾:裹头的绸巾。
⑽苦檗:也就是“黄蘖”、“黄柏”,落叶乔木,果实色黄,味苦,可作染料用。
⑾自宜:一作“相宜”。
【翻译】
傍晚著书完毕,发现头上白发忽然像霜似的落下一丝,感到很震惊。端详着镜中早衰的容颜,不禁暗自发笑:像我这样终日愁苦,年纪轻轻就生了白发,那会有南山之寿呢!头上不裹幅巾,身上穿着用苦蘗染的黄衣,与乡野之人无异。没有看见清溪里的鱼儿,只是饮些清水,依然是那样怡然自乐吗。
【赏析】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头上已没有儒雅的头巾可戴,身上只穿着用苦蘖染成的黄衣。这完全是一副村夫山民的打扮了。这两句写诗人的乡居生活,已到了一贫如洗、令人酸鼻的程度。深一层看,诗人不仅是写生活的艰难,而且也暗示自己整个身心都已浸泡在苦水之中。真乃触处生悲,何往而非苦也。
写到这里,诗人已把悲苦情怀推到了高潮。且看他如何收尾。“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这是一种自我宽慰之辞,貌似旷达,其实更反衬出诗人的不幸处境。弦不可拉得太紧,诗文也是这样,作者委婉写来,使前面描写中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
《咏怀》这类诗,自西晋阮籍创体以来,或托比兴,或借史实,或抒感怀,或重讽谕,其手法多变,总以显示真实情怀,言远旨深为贵。此篇以赋为主,直写自身苦状,透露不遇心态,塑造出一个受压制被鄙弃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形象,就认识和审美价值而言,是有它的独特贡献的。
相关阅读
1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查看全文】
2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出自唐朝诗人晁端友的作品《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翻译 【查看全文】
3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泪永巷长年怨罗绮》,其古诗全文如下: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 【查看全文】
4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秋木萋萋,其叶萎黄出自汉朝诗人王嫱的作品《怨旷思惟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羽毛,形容生光。 既得生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 【查看全文】
5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 与时安反侧,自昔有经纶。 感激张 【查看全文】
6 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