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卜算子·感旧》,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注释】
⑴蜀客:词人自称,蜀,四川的简称。苏轼是四川眉山人,客居江南。
⑵吴山:在杭州。吴,在此泛指今江浙一带。
⑶风流:此指风光景致美妙。同:此指同样被人称道。
⑷藉:坐卧其上。
⑸莫惜尊前:指尽情饮酒行乐。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翻译】
四川的人来到江南,会把江南的风光牢牢记在心里。四川和江南的风景有很多相似处,要游览就要及早去。现在我和去年一起游玩的朋友,又来到了西湖边上。要尽情的饮酒,应好好看看彼此,发现只有我们变老了。
【赏析】
词的上片写对杭州的怀念。开端从自身宦游的行踪说起,并倾注了对杭州的怀念之情:“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蜀客”,表明了客籍的身份。“江南”、“吴山”,借指杭州,前者从地理位置说,后者则从山水美景说。“长忆”,是就行役在外而言,一个“好”字则概括了对杭州的总体印象。事实上,词人从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到杭州通判任开始,就与杭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赞美“余杭自是山水窟”(《将之湖州戏赠莘老》),甚至说“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五),他拿起多彩多姿的诗笔,尽情地歌颂和描绘美丽的西湖风光,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一、《有美堂暴雨》等精美的诗篇。因此,词人说他“长忆吴山好”,完全是出于真诚,虽然年近不惑,而不失其赤子之心。他又把吴、蜀作了比较,表达了早归的愿望:“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所说的“归去”是指归杭州或是归故乡(蜀地),叙“自京口还钱塘道中”一语说得很清楚,当然是指眼前要去的目的地。既然“吴蜀风流自古同”,那么归吴(杭州)也就形同归蜀,与上文怀念杭州之意相承。
下片想象归后同游共饮的情景。过片承上“归去”句,展开了与陈襄同游西湖的想象:“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两人坐在西湖边碧绿的草地上,共赏大自然美景,这是富有诗意的赏心乐事。妙在词人不作平平叙写,而是将温馨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想象“迭印”在一起,这就平添了诗的意蕴。两句既表达了友情,又扣住杭州美景来写,与上文“吴山好”、“吴蜀风流”相照应。篇末两句进而想象共饮的情景,要友人在宴会上仔细看一下,怕是自己容颜变得衰老了。这两句扣合着自身行役在外、数月未归的经历,流露出岁月流逝、羁旅劳苦的感慨。出语坦率而略带诙谐,这是真挚的友情一种自然的表露。
相关阅读
1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 【查看全文】
2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作品《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查看全文】
3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当代诗人徐志摩的作品《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其古诗全文如下: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查看全文】
4 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宝鼎现红妆春骑》,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 【查看全文】
5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出自元朝诗人卢挚的作品《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 【查看全文】
6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饮酒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