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0:56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谒金门·秋池阁》,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不怕醉》、《出塞》。
  ⑵秋池阁:秋天的花园楼阁。
  ⑶傍:伴随。晓:晨光。并作动词用,有破晓之意。
  ⑷衰:凋枯。
  ⑸半:量词,这里引伸为微微。
  ⑹似:好似,几乎。疏略:疏远,忘却,不往来。
  ⑺好教:好使。著:置放。
  【翻译】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让它们闲置起来。
  【赏析】
  上片,写“秋池阁”的秋色。“风傍晓庭帘幕”,说晨风吹进庭院,掀开“帘幕”,给“秋池阁”这一类似宫廷园林带来了朝气。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一个画面。一个“傍”字,把晨风的清新味反映出来了。“霜叶未衰吹未落”,说“霜叶”还未枯萎,即使晨风吹它,它仍然挂在枝上。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二个画面。两个“未”字,把“霜叶”的生命力衬托出来了。“半惊鸦喜鹊”,说晨风发出嗖嗖声,吹动帘幕,也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此为词人摄取的第三个画面。一个“半”字,把乌鸦、喜鹊与人的和谐传达出来了。三个画面艺术联缀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池阁霜天图》长卷,颇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韵味。
  下片,正面写秋兴。正是秋池阁霜天景色激起了词人的秋兴。“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意在嘲笑浮名薄情。词人此时还不到40岁,初入仕途,大有一番雄心壮志。然而,他面对着的是:自然界呈现一派恬淡和谐的大好秋光,可官场上却充满了谗诽、排挤的血雨腥风。他不禁发出嘲弄:那名利似浮云,那情意似薄纸,有何追逐的价值,因为追名逐利,人情冷漠,导致“与世人疏略”的窘境。可谓阅尽人间秋色,于词人这位通判来说,只有走累于文字,“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这种得过且过的无奈的道路。词人还多了一颗“懒心”,一颗“懒心”,不去想它什么皇务;一双“懒脚”,也不去奔走什么政事。就让心和脚“闲处著”。嘲笑之言,入木三分。然而,与上片的那种欲寻永葆不衰的秋色的心愿相比,词人显然心头浮起与他“致君尧舜”,“奋厉有当世志”的豪情极不相符的消极心绪了,或许还潜藏着隐退而求恬淡生活的陶情。
  全词,以秋色起兴,引出对仕途人生的感慨,心灰意懒,无情嘲弄。上片写景,园中景色宜人;下片议政,现实灰暗,嘲笑任意。


相关阅读
1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寄宇文判官》,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 【查看全文】

2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出自于诗经作品《南山有台》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查看全文】

3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木兰花立春日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 【查看全文】

4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出自宋朝诗人张俞的古诗作品《蚕妇》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 【查看全文】

5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出自于诗经作品《蝃蝀》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 【查看全文】

6 少镕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少镕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蜡梅少镕蜡泪装应似》,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镕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