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侭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侭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注释】
⑺轩砌:屋前台阶。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⑻素光:月光。
⑼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
⑽杳隔:远隔。杜光庭《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志切匡君,难申嵇绍之忠;山川杳隔,空抆袁安之泪。”音尘:音信,消息。白居易《忆微之》:“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⑾凝睇:凝望,注视。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你看他嚬眉凝睇,如有所待。”
⑿厌厌:无精打采。
⒀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翻译】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赏析】
过片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相关阅读
1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阑无绪不能愁。 【查看全文】
2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作品《滕王阁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 【查看全文】
3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出自清朝诗人纪昀的作品《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其古诗全文如下: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注释 【查看全文】
4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出自宋朝诗人周密的作品《瑶华》,其古诗全文如下: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 【查看全文】
5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乌栖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 【查看全文】
6 此去春风满箧。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去春风满箧。应时锁蛛丝,浅虚尘榻。夜雨试灯,晴雪吹梅,趁取玳簪重盍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心动郭清华新轩》,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眼青红,小玲珑、飞檐度云微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