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却披衣重起。临轩砌。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侭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注释】
⑺轩砌:屋前台阶。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⑻素光:月光。
⑼翠蛾: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泛指美女。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
⑽杳隔:远隔。杜光庭《川主相公周天后土诸神醮词》:“志切匡君,难申嵇绍之忠;山川杳隔,空抆袁安之泪。”音尘:音信,消息。白居易《忆微之》:“三年隔阔音尘断,两地飘零气味同。”
⑾凝睇:凝望,注视。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你看他嚬眉凝睇,如有所待。”
⑿厌厌:无精打采。
⒀雕阑:用彩画装饰的阑干。
【翻译】
傍晚雨过天晴,庭院里一片寂静。天高云淡,微风细细。在这如水月光中,星光与之交相辉映,仿佛没有边际一般。书房中的冷气将梦打断,只好披上衣服又一次起来。来到台阶前。
月光高照。因为想念远方的妻子,远隔千里的音信在何处,同时望着天上的明月。尽凝视。寂寞无法入睡。天色将明,仍独自倚着阑干。
【赏析】
过片首句继续写景,“素光遥指”,但“遥”字已透出念远怀人之意。“因念翠蛾”三句道出了上片词人梦断重起的真正原因,所思的女子远在千里,音讯难通。一同沐浴着如水的月光,“杳隔音尘”的她显得若近若远,若即若离,这正契合了词人此刻思之而不得的惆怅。接下来一句“相望同千里”,远承“月华”,近承“素光”,从双方着笔,同望明月,借月传情。典出自谢庄《月赋》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又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柳永不是苏轼,他是没有苏轼的旷达的,所以他“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一直注视着夜空中的明月,孤独惆怅,难以入眠,天色将明,仍独倚雕阑,其内心的哀伤由此可见。
全词以明月为主线贯穿情思,虽叙相思,却逸怀超尘,语言清雅,乃柳永词中之佳作。
相关阅读
1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 【查看全文】
2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惠崇春江晚景两两归鸿欲破群》,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查看全文】
3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月夜》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查看全文】
4 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寄言息夫子,岁晚陟方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得罪岂怨天,以愚陷网目。 鲸鲵未 【查看全文】
5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形影神三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 【查看全文】
6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出自近代诗人郭茂倩的古诗作品《长歌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