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西施·自从回步百花桥》,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回步百花桥。便独处清宵。凤衾鸳枕,何事等闲抛。纵有余香,也似郎恩爱,向日夜潜消。
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绡。更凭锦字,字字说情憀。要识愁肠,但看丁香树。渐结尽春梢。
【注释】
⑴西施:词牌名,因咏西施而得名。柳永自度曲,《乐章集》注“仙吕调”。双调七十一字,前段七句四平韵,后段七句三平韵。
⑵回步:返回。百花桥:元彻、柳实与仙女相会之处。《续仙传》载:唐元和初,元彻、柳实赴浙右省亲,遭遇海风飘至孤岛,幸得南溟夫人相助,以百花桥送二人出岛。桥长数百步,栏槛之上,皆有异花。
⑶清宵:清静的夜晚。
⑷凤衾:绣有凤凰花饰的被子。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
⑸何事:为何,何故。等闲:随便。
⑹馀香:残留的香气。馀,同“余”,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
⑺向:怎奈。潜消:不知不觉地消逝。
【翻译】
自从与丈夫分别之后,一直是独自一人度过清净的夜晚。以前幸福的记忆,为何随便抛弃。纵然有丈夫的体香尚留在衣服上,就像郎留下的恩爱一样,奈何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也不知不觉消失了。
怕你不相信离别后昔日的漂亮容颜已经改变,将憔悴的样子画下来寄给你。更希望凭借寄给你的书信,让你看到字里行间的悲思之情。要知愁肠愁多少,请看丁香树,渐渐结满了丁香结。
【赏析】
此词为代闺怨体,写离别后妻子对丈夫的思念,而柳词大多写实,故而可以断定此词的女主人公乃柳永之妻。词中开头所用“百花桥”典故,发生地是在浙江,联系到柳永其他的词作,足以说明柳永此时所在之地为钱塘,时间为柳永第一次从汴京出发远游江浙的第二年。
此词写闺中相思之情。词上片开首即用“百花桥”典,以元彻、柳实离开后,“便独处清宵”为喻,别开生面。女主人公因为与情郎分别,在寂寞无奈中日日夜夜思念情郎、消磨时光。“凤衾鸳枕”二句写女主人公独守空闺,又加以反问语,其情之切由此可见一斑。“纵有”三句作先退一步想而后又进一层,写女主人公与情郎纵然“恩爱”,但就像“馀香”一般,开始能够留于衣物之上,时间一久,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虽抒相思,而相思之中又含声声哀怨,尽被词人以活脱脱的女子之口写出,逼真生动。
相关阅读
1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出自宋朝诗人石孝友的作品《卜算子见也如何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难凭据 【查看全文】
2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更漏子相见稀》,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 【查看全文】
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赠刘景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查看全文】
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意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5 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夏初雨后寻愚溪》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 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 【查看全文】
6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杵声齐砧面莹》,其古诗全文如下: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注释】 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