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试说宣城郡》,其古诗全文如下: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注释】
⑼“聊试”句:谓施展才能。发硎(xíng)刀:《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
⑽明宛水:为“宛水明”的倒文。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县东南的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绕城东,叫宛溪。
⑾骑(jì):一人一马曰骑,此指州太守部属。簇(cù):犹言“簇拥”,众人护卫或围着。昭亭:祝穆《方舆胜览》卷十六“宁国府·宣城”载,宣城北有昭亭山,昭亭当筑于山上。
⑿(禾罢,bà)稏(yà):稻名。唐韦庄《稻田》诗:“绿波春浪满前陂,稏极目连云肥。”丰圩(xū)户:使圩户丰足。圩户,指佃种圩田的农户,江淮多洼地,田边筑堤防水,称圩田。
⒀“桁杨”句:谓律令简易不用刑法而政事清明。桁(héng)杨,加在犯人颈上或脚上的大型刑具。《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桁杨者械也,夹脚及颈,皆名桁杨。”庭,诉讼案件的地方,犹今之法庭。
⒁谢公:指谢朓(464-499年),南朝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善草隶,工五言诗,为“永明体”主要诗人,以山水诗最为著称。宣城北二里有谢公亭。此处借喻山谷舅氏李莘,谓其文采风流可比谢朓。
⒂换鹅经:即指老子《道德经》。《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求购甚切,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翻译】
我试着说一说宣城郡,请你暂且停杯细听。黄昏中一弯明净的宛溪环绕楼阁,春日里部将簇拥着你宴饮在昭亭。水稻茁壮,圩田的农家生活富裕,刑具闲卧法庭,你理政简易清明。你将追踪风流太守谢朓欢歌妙舞,还不时吟诵王羲之用来换鹅的《道德经》。
【赏析】
第二首诗咏赞宣城山明水秀的佳丽风光,并以想象之笔写出舅父到任后受到民众拥戴、歌舞欢欣的景象,以及百姓富足、政事简易清明的情形。且以曾在此地做官的谢脁来比喻舅父的文采风流,还特别用王羲之故事点明其淡泊心境。全诗笔法简炼,内涵丰富,虽未全脱送人上任的陈套,但因诗中多写入当地名胜、人物,平易亲切。
黄庭坚是北宋诗的大家,造诣很高,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艺术上是具有很高天才的,而又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作诗时,态度郑重,精心结撰。第一首,开头似叙事,接下来作描叙,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活用名词、动词为形容词,讲究字眼的锤炼,他通过奇特的意象、新颖的比喻和使事用典,达到了停杯细听说宣城的目的,形成一种峭拔生新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叙述为诗、以议论为诗、以理趣为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风貌。
相关阅读
1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出自唐朝诗人曾几的古诗作品《三衢道中》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 【查看全文】
2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出自宋朝诗人唐珏的作品《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其古诗全文如下: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 【查看全文】
3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其古诗全文如下: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 【查看全文】
4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古诗作品《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查看全文】
5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古诗作品《白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 【查看全文】
6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上白玉京,五楼十二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