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出自唐朝诗人陈子昂的作品《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首新。
【注释】
晚岁:一年将尽的时侯。
芳春:春天,春季。
已矣:算了吧。
将何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无:通毋、勿。
白发新:新添白发。
【翻译】
这把宝剑异常珍贵价值千金,多年来我从未答应送给别人。想到你就要启程到远隔万里的地方去,把它赠送给你以表结交情深。峰顶孤松适宜在严寒中生长,一般草木喜欢在春天里争胜。生在当今世道还有什么可说,你千万别愁添白发就此消沉。
【赏析】
前四句写赠物,后四句转写赠言。五六两句“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是勉励的话,写一般的花草树木都喜欢在春天里争芳斗艳,只有高高山峰的孤松,在一年将尽的冬季,不避风刀霜剑与严寒搏斗,更显出它那顽强的性格和高尚的节操。孔夫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孤松宜晚岁”一句似从此化出,勉励友人要像绝顶孤松那样傲霜斗雪,常绿不凋,在后半生保持顽强性格和高尚情操,不要像一般草木那样,只能争艳于春暖时节,一遇风霜严寒,便枯萎凋谢。
“晚岁”,一年将尽,也暗含着大器晚成的意思,用双关的语意鼓励对方。里面也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不要因眼前的挫折而丧失信心,应当象“岁寒不凋”的孤松那样经得起风霜的考验。这里巧妙地用了“众木”和“孤松”的比喻是寓有深意的。众木喜欢春天的芳华,孤松却傲岸不屈,晚岁在与冰雪抗争中显出铮铮铁骨。“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风至,只见青松不见花。”对比之下,孤松的品格与节操的美就更加突出。诗人以这样的比喻来赞扬王无竞,显得更加形象、有力。这两句对比强烈,在赞赏和勉励的同时,对一般小人给予了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鞭挞,语意含蓄,韵味深广。
最后两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写出友人不公平待遇已事实,但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应当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莫到满头白发之时而空悲感伤。从诗意中隐隐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愤慨的,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更主要的是劝勉和鼓励友人振奋精神,努力奋斗。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安慰劝勉友人,虽然生不逢时,也不要空老岁月,虚度年华。全诗慷慨深沉,悲壮苍凉,体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奋发有为的精神。
相关阅读
1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锦瑟》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 【查看全文】
2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早春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 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 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 香畏风吹散,衣愁 【查看全文】
3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思边》,其古诗全文如下: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 【查看全文】
4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注释 【查看全文】
5 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也知心许恐无成。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引宝衣疑欲舞,鸾回凤翥堪惊。也知心许恐无成。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出自唐朝诗人牛希济的作品《临江仙素洛春光潋滟平》,其古诗全文如下: 素洛春光潋滟平,千重媚脸初生。 【查看全文】
6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