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2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釭,却道你但先睡。
  【注释】
  ⑥初学严妆:初学,第一次学。严妆,严肃之妆,与少女天真之妆相对应。
  ⑦“如描”句:身材像画出来的那样苗条,驹部像削出来的那样美丽。按: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女子以削肩(即溜肩)为美。
  ⑧怯雨羞云,羞怯于男女之情。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襄王游高唐,梦与神女欢嫌。别时不山神女对他说:“妾巨为行云,葬为行雨”。后便以“云雨”代指男女欢合。
  ⑨举措,举止。娇媚,妩媚可爱。
  ⑩争奈,怎奈。心性,性情,性格。
  【翻译】
  刚好握满手的纤细的腰肢,刚好成年了岁数。不解风流之事的她刚刚出嫁,把头上的双丫髻挽成云髻。第一次学着打扮严肃之妆,像用画笔画出的、雕塑家雕塑出的美好的身材,(想到男女相恋和云雨之事)脸上表现出一种既怕且羞的情意来。每一举手投足都非常妩媚可爱。
  可惜心里还没有学会主动抢先向丈夫示爱。常常是夜已经深了,还不肯入鸳鸯被睡觉。丈夫给他脱衣服,羞怯的背对着银灯,对丈夫说:别帮我脱衣了,我先不睡,你先去睡吧。
  【赏析】
  词的下片,写女子不习惯婚后生活。“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过片承上片而来,是说这女子还有点像做姑娘时那样任性,没有学会疼爱自己的丈夫。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层层展开,其心理活动的复杂与丰富活现纸上,生动如画。羞怯之中,洋溢着新婚生活的甜蜜与喜悦,简直是一幅风俗画。
  整个下片着重抓取了几个动作,来进一步将人物写活,使其更具立体感。一是对丈夫不懂得温存,二是不肯脱衣就寝,三是背灯而立,四是着令丈夫先睡,全然是一个不懂规矩、人世未深的孩子。结三句尤妙,但使丈夫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留下一片令人忍俊不禁且想象不尽的空间。
  此词全部主旨都集中在两个字上——“娇羞”,在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倾力表现了词中女性的这一心理状态。通首香艳至极,却不堕恶趣。在主题上虽未能免俗,但其对女子心性之感悟能力、描写之笔力都足以弥补这一缺憾。有人认为柳永此度赏玩的是一位既解风情、又不失清新的雏妓,最得狎客欢心。作者无所顾忌地用俚言俗语将自己的“猴急”心态赤裸裸地表现出来。这种狎妓病态心理在当时的病态社会里,反而显得十分正常,被众人、乃至社会文化所认可。
  头巾气重的道学先生以为此词儇薄,斥柳永无状。不必讳言,语词相当刻露。柳词轻薄、秽亵的罪名是难以推脱的,然而细绎词意亦或是写好人家小儿女初嫁的情形,作者体味细腻真切,描摹生动传神,颇值得反复揣摩。此当是柳词中别一种笔调。


相关阅读
1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出自元朝诗人周弼的作品《夜深》,其古诗全文如下: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翻译】 我独坐书床 【查看全文】

2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永王东巡歌雷鼓嘈嘈喧武昌》,其古诗全文如下: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查看全文】

3 景阳钟动宫莺转,露凉金殿。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如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景阳钟动宫莺转,露凉金殿。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如剪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后庭花景阳钟动宫莺转》,其古诗全文如下: 景阳钟动宫莺转,露凉金殿。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 【查看全文】

4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 【查看全文】

5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沁园春情若连环》,其古诗全文如下: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查看全文】

6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妾薄命叶落风不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