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2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狂夫·万里桥西一草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
  ⑴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面。
  ⑵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水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⑶筱: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
  ⑷裛:滋润。红蕖:粉红色的荷花。冉冉香:阵阵清香。
  【翻译】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花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和风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花,阵阵清香。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长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过桥向东,就来到“百花潭”,这一带地处水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风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生动。“含”比通常写微风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风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风雨,而第三句风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如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风,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风,是嗅不到细香的)。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好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相关阅读
1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破阵乐露花倒影》,其古诗全文如下: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 【查看全文】

2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出自唐朝诗人郑燮的古诗作品《题画竹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注 【查看全文】

3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出自于诗经作品《静女静女其姝》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 【查看全文】

4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蕙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出自宋朝诗人张镃的作品《宴山亭幽梦初回》,其古诗全文如下: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 【查看全文】

5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咏怀古迹其二》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查看全文】

6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墨萱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