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4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出自宋朝诗人苏辙的作品《怀渑池寄子瞻兄》,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注释】
  ①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子瞻:苏轼字。公元1056年(嘉祐元年)苏轼与弟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寄给其兄长。
  ②旧宿僧房壁共题:此为作者回忆。公元1056年(嘉祐三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闲僧舍并题诗僧壁。
  【赏析】
  苏辙在该诗自注中写道“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又经过这里,有访僧留题之事。所以在诗里写道:“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这些经历是偶然还是必然?他充满了疑惑,也是表达心中的感慨。同时在首联中抒发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这个“怕”字含有双关涵义,一是人生道路艰难,二是一种无可奈何。苏辙的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又是回忆,又是惜别。回忆当年“曾为县吏”,回忆“共题僧房”,数年光景晃如昨日,不免令人感叹,又惜别哥哥“独游”,想必这趟旅程是“佳味少”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一踏入仕途,就像棋盘上的棋子,只能任人摆往各个位置,实在身不由己,骓马走累了可以“鸣嘶”,但人因属人管,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所以这首诗真正的体现还是人生感叹。


相关阅读
1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歌吹隔重阍。绕亭芳草绿,倚长门。万般惆怅向谁论。凝情立,宫殿欲黄昏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小重山一闭昭阳春又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闭昭阳春又春。夜寒宫漏永,梦君 【查看全文】

2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出自唐朝诗人徐元杰的古诗作品《湖上》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注释 【查看全文】

3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查看全文】

4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长亭怨慢渐吹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 【查看全文】

5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思远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 【查看全文】

6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古苍苍谷中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