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4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注释】
  ⑷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他在《与徐勉书》中说:“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意思是说因多病而腰围消瘦。后遂以“沈腰”作多病的代称。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胜,承受。
  ⑸沙上:指沙渚、沙滩之上。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汉书·苏武传》: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流于北海。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请求匈奴归还苏武。匈奴诈言苏武已死。后汉派使者说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沼泽中。匈奴单于大惊,致歉汉使。
  ⑹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凑凉。鹧鸪,禽名,善啼。
  【翻译】
  风压着柳絮贴着水面纷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在沙上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鉴赏】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相关阅读
1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百舌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树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 【查看全文】

2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出自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苦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 【查看全文】

3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出自晋朝诗人何逊的作品《咏早梅兔园标物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 【查看全文】

4 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楼家万里,也有愁人倚。望断尺书传,雁飞秋满天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菩萨蛮登云中清朔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夕阳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阑干角。边马尽归心,乡思深不 【查看全文】

5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素光遥指。因念翠蛾,杳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景萧萧雨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 【查看全文】

6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早花西京安稳未》,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