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29

  “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尾犯·夜雨滴空阶》,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注释】
  ⑴尾犯:词牌名。又名“碧芙蓉”。双调,以九十四字为较常见,仄韵。
  ⑵梦回:从梦中醒来。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⑶丹青难貌:难以用图画描绘。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中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因此丹青成为绘画的代称。貌,描绘。
  ⑷秋渐老:渐渐秋深的意思。
  ⑸蛩声:蟋蟀的鸣叫声。
  ⑹阑:尽,残。
  ⑺无端:无聊,没有情绪。
  ⑻佳人:美女。
  【翻译】
  夜晚窗外的雨声滴在空空的台阶上,孤独地宿在旅舍里突然惊醒,心中情绪凄清萧索。这一种闲愁,想来用图画难以描摹。秋天渐深,蟋蟀声听起来叫得很苦,夜晚将尽,灯花不久就落了。最无聊的时刻,总是让良宵在孤眠的寂寞中过去。
  远处的佳人应该会怪我,离别后不遵守诺言。记得当初,她翦剪下一绺头发作为别后重聚的约定,看来此越难以兑现了。什么时候才能够在幽闺深处,填写新词,共饮美酒。如果能再次同欢笑,我肯拿金玉珍珠来换取这样的机会。
  【赏析】
  这是一首思念佳人的情词,其思念对象不甚明了,应该是“心娘”“佳娘”“虫娘”“酥娘”之类的歌舞女子。此词具体创作时间未详。
  这首词写词人独居异乡孤宿,耿耿难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与无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词一起笔,作者便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渲染气氛:“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寂寞孤馆“梦回”之际,雨打“空阶”,最使人凄凉难耐。故以“情绪萧索”四字收煞,人物的孤寂与环境的凄冷融在一处,全词也笼罩在这伤感的氛围中。羁旅漂泊之时,以夜雨沥沥领起,刹那间情绪萧索,于孤独寂寞中,无限相思与懊恼一齐向词人袭来,情难自禁。而一个“滴”字,如泪坠一般,更是写出了词人对雨意的敏感以及内心深处无可倾诉的苦楚。“闲愁”本无形,词人强自挣扎,试图将之描述出来,无奈这“闲愁”太深重了,他只好发出这样的感喟:“想丹青难貌。”接下来是一个工整的对句:“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写深秋时节蟋蟀悲鸣,又收回来,将视点落在室内很快落下的灯花上,自然引出下文,直抒抱影孤眠,辜负良宵的无聊。然后引出下片对佳人的思念。


相关阅读
1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出自唐朝诗人王令的古诗作品《送春》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释】 【查看全文】

2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古诗词作品《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 【查看全文】

3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 【查看全文】

4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出自清朝诗人王禹偁的作品《点绛唇雨恨云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 【查看全文】

5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长相思一重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 【查看全文】

6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灯残梦不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灯残梦不成出自宋朝诗人楼枎的作品《菩萨蛮丝丝杨柳莺声近》,其古诗全文如下: 丝丝杨柳莺声近。晚风吹过秋千影。寒色一帘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