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5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禹庙》,其古诗全文如下: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生虚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释】
  ⑹生虚壁:一作“嘘青壁”。虚壁:空旷的墙壁。
  ⑺江:指禹庙所在山崖下的长江。
  ⑻四载: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舟,陆行乘车,山行乘棵(登山的用具),泥行乘橇(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翘,人可踏其上而行泥上)。《全唐诗》注:“载”,去声,
  ⑼疏凿:一作“流落”。三巴:东汉末年刘璋分蜀地为巴东郡、巴郡、巴西郡。传说此地原为大泽,禹疏凿三峡,排尽大水,始成陆地。
  【翻译】
  大禹庙坐落在空阔的山坳,飒飒秋风伴着落日的斜照。荒凉的庙院垂着累累橘柚,古屋的壁上画着龙蛇虎豹。蒸腾的云气在屋壁上缭绕,深深的江水卷着白沙浪涛。大禹乘四载到处凿山疏道,终于降服三巴地区的龙蛟。
  【赏析】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这联诗写庙外之景。禹庙所在的山上,白云流走,好像在逗引着生满青苔的山崖峭壁:禹庙山下的江中,波涛轰鸣,似乎要在向前奔跑中卷走岸边的白沙。白云逗引青壁,而江涛又狂卷岸沙,这多么像一幅既充满情趣又壮观奇丽的画啊,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热情。诗人暗示,这激动和热情是大自然壮丽的景观给予的,更是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所激荡的,于是引出下联对大禹事迹的记叙。“其中“嘘”和“走”二字用得非常传神:“嘘”是慢慢地呼气,将云气紧贴着青壁慢慢舒卷的状态写得很淘气,认为是白云轻轻地向青壁嘘气,逗弄着青壁,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样;“走”是跑的意思,这个字既可以说是长江在奔跑,也可以说长江所发出的轰鸣声在奔跑着传播,还可以说岸边的白沙在江水带动下向前奔跑,可谓一字点活了长江向三峡流淌的场景,给予读者一个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情境,既充满情趣,又饱含力量。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走出禹庙,伫立崖头,遥望三峡,诗人因大禹的伟大和景观的壮丽所引发的豪迈之情已到极致,于是逼出尾联的一声赞叹:大禹啊,我早就听说你乘四载到处奔波,疏通长江,凿通三巴的英雄事迹,今日我眼观你的成就,享受着你创造的三峡美景,我越发佩服你的伟大!这联诗按照诗意来看,上下句是打通的,即“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一般说来能打通的诗句是不易对仗的,所以只有词中才常用打通的句式,比如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入会、登临意。”但是这里杜甫将句子打通,却又对得很工整,“乘”对“控”,“四载”对“三巴”,巧妙而又不损害诗意,真可以说是笔力老到。
  这首诗写禹庙,除了最后一联外没有正面提到大禹,诗人主要是写了庙外庙内的所见,然后由内及外写到大江。然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大禹的历史伟绩。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诗人通过远望近观的视角转换,采用虚实结合、拟人传神等手法,收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万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将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出来。《禹庙》这四十个字中,风景形胜,庙貌功德,无所不包,而且写作章法严谨,整体气象宏丽,是咏史怀古的佳作。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唐代的祠庙诗都不能超越杜甫《禹庙》和《重经昭陵》的成就。


相关阅读
1 韩长孺列传翻译赏析_韩长孺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韩长孺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迁居睢阳。 曾在邹县田先生处学《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 侍奉梁孝王,任中大夫。 【查看全文】

2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京都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注释】 ①京 【查看全文】

3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 【查看全文】

4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全文的意境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唐朝诗人诗经的古诗作品《蒹葭》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查看全文】

5 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田家乐稻穗堆场谷满车》,其古诗全文如下: 稻穗堆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 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查看全文】

6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后园凿井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