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9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出自元朝诗人元好问的作品《京都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注释】
  ①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②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③袨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④华妆:华贵的妆容。
  ⑤着处:到处。
  ⑥闹:玩耍嬉闹。
  ⑦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⑧何为:为何,做什么。
  【翻译】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鉴赏】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相关阅读
1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不遇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 【查看全文】

2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於潜僧绿筠轩》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 【查看全文】

3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西平乐稚柳苏晴》,其古诗全文如下: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 【查看全文】

4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月下独酌》第六句,其全文如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 【查看全文】

5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送春》,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 【查看全文】

6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出自宋朝诗人汪藻的作品《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