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出自唐朝诗人刘季孙的作品《题屏》,其古诗全文如下: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注释】
①底事:何事,什么事
②浑:都,全部
【翻译】
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别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话语,那一定会惹人奇怪。于是一个人拄上拐杖带一壶美酒登芝山去吧。
【赏析】
刘季孙曾在饶州(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担任酒务,专门管辖制酒和酒业税收。他是一个很孤独高傲,并淡薄名利的人。作为管税收的官员,在那时应该是个肥缺,但是诗中则明确指出诗人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为官清廉的承诺。
燕子呢喃是轻细悦耳的,一个心里没事的人不会被打扰。诗的字面意思翻成现在的话是想要听懂燕子的话而不被理解,而这仅仅是字面意思而已。即便是现在去和别人讨论燕子说的话,那也有人会觉得奇怪。而找不到知心的朋友,不被人理解,百般无聊的诗中人只好一个人携酒游芝山,消遣去了。不是前呼后拥,而是一个人拄上拐杖,仅带着美酒就去了。这就是诗人在表示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或者说他的品格和道德观。
《石林诗话》中曾记载:王安石为江东提举刑狱时,巡查到此处,将要评估刘季孙的工作成绩。来到厅前,见屏风上题着这首诗。读罢大声称赞,一问左右,说是刘季孙所写,于是召他来谈诗论文,酒务方面的情况倒一句没提。等王安石回到旅驿,有不少此地的学子聚在门前,请求派一个主管教育的官,王安石马上就点刘季孙来主持。一时传为佳话。《千家诗》的注解里特别有这样一段话:难怪当年王安石作江东提刑时,巡查酒务到饶州,看到刘季孙厅屏上的这首诗后,就不再问酒务一事了。
刘季孙是北宋大将刘平之后,性格豪迈,文武全才,却出任小小的一介酒务俗吏,实在有点太委屈他。不过,刘季孙的诗却读不出筋骨尽露的浅躁之气,不是那种哭哭啼啼或跳脚大骂的风格,而是襟抱开阔,气度雍然。宋人很推崇这种气度,不喜欢罗隐那样尖锐直切的。正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说:“其未流甚者,叫躁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这也是王安石读懂了诗中的喻意后,对他极为推许的原因。
抛开诗人的这种气度不讲,仅仅从诗歌条理来看,这诗中的人看似悠闲恬淡,其实还很寂寞,“说与旁人浑不解”一句,似乎透出有种郁郁不得志的抱怨,那么“杖藜携酒看芝山”就是对这种心情的解脱,虽然有些自嘲的意思,但也不失为洒脱。这种成熟的人生观,现在的读者读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关阅读
1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出自宋朝诗人卢祖皋的作品《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 【查看全文】
2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出自宋朝诗人朱淑真的作品《谒金门春半》,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 【查看全文】
3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出自宋朝诗人于武陵的作品《赠卖松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 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墟。 秋心如汶水, 【查看全文】
4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 【查看全文】
5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出自当代刘希夷的古诗作品《代悲白头翁》第十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 【查看全文】
6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骄儿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