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6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菩萨蛮·夏闺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注释】
  ⑴昼眠:午休。
  ⑵冰:古人常有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的习惯,待盛夏之时取之消暑。
  ⑶冰:用作动词,使······冰冷。
  ⑷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长久。在古典诗词中,常用“藕”谐“偶”,以“丝”谐“思”。
  【翻译】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赏析】
  苏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
  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四时闺怨”中的“夏闺怨”。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在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在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在“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
  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古人常在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此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在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相关阅读
1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 【查看全文】

2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出自宋朝诗人彭元逊的作品《疏影寻梅不见》,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 【查看全文】

3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思黯南墅赏牡丹》,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注释】 【查看全文】

4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次元明韵寄子由》,其古诗全文如下: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 【查看全文】

5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桃源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 【查看全文】

6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其古诗全文如下: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