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7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浣溪沙·咏橘》,其古诗全文如下: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释】
  ⑴ 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⑵“新苞绿叶”句:沈约《园橘》诗:“绿叶迎霜滋,朱苞待霜润。”新苞:指新橘,橘经霜变黄,又有外皮包裹,如新生的黄色花苞。
  ⑶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⑷“香雾”二句:苏轼《食柑诗》“露叶霜枝剪寒碧,金盘玉指破芳辛。清泉蔌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清泉:喻橘汁。
  ⑸吴姬:吴地美女。
  【翻译】
  一夜秋霜过后,菊花凋谢荷叶枯萎,而新橘却在经霜之后变得更加鲜亮,整个橘林都闪着光亮。原来是橘子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了。摘下一个剥开之后,香味喷人,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据说,吴地美女拨后手上三日仍留有余香。
  【赏析】
  咏物诗词,义兼比兴,讲求气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评。唐宋诗人,遵循《诗经》以来的“美”、“刺”原则,每借物寓意,有所寄讽,并以此为咏物“正宗”,而直写物象的纯粹的咏物之作,似乎已落入第二义了。其实,“纯用赋体,描写确肖”的咏物诗词,只要在选材炼意、琢句谋篇方面技巧娴熟,精美工致,也不失为佳构。
  苏轼是咏物能手,他的诗词中既有托讽深远的名篇,也有刻画精工的妙制,像这首咏橘词,可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巧言切状,体物细微,虽无深刻的思想内容,却饱有余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环境。咏物词,特别是咏小物的词,往往由于题材狭窄,难以展开,低手为之,易成枯窘。东坡才大,先在题前落笔,下文便有余地抒发。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蝉噪秋枝槐叶黄”,同此手段。“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橘有皮包裹,故称新苞。又因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描写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得橘之神了。“竹篱茅舍出青黄”,好在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上片三句,纯是赋体,不杂一点抒情成分,然词人对橘的喜爱之情自见于字里行间。
  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大概是东坡颇为得意的,他的《食柑》诗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之句,后来南宋诗人曾几更把它压缩为“流泉喷雾真宜酒”(《曾宏甫分饷洞庭柑》)一语了。此词中“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时为贡物。词中谓“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以此作结,余音不绝,亦自有“三日绕梁”之妙。


相关阅读
1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作品《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 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 【查看全文】

2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杨柳枝词塞北梅花羌笛吹》,其古诗全文如下: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查看全文】

3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 【查看全文】

4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 【查看全文】

5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出自西汉诗人戚夫人的作品《戚夫人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注释】 (1)子为王: 【查看全文】

6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浪淘沙》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