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出自宋朝诗人王溥的作品《咏牡丹·枣花至小能成实》,其古诗全文如下: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注释】
⑴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⑵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⑶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翻译】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赏析】
王溥的这首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你,鄙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我是要歌咏它。读者乍眼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夥矣,王溥还能说出什么?这样想着,就好奇的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他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
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有什么好赞美的呢?诗我可写完了,读不读是你的事,读懂读不懂更是你的事,认同不认同我也不管你,我只写我的诗。诗人表完态了,我也表态:仅就诗而言绝对是好诗,如果取作对待人生的价值观,那就不好了。人生既离不开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也离不了一些外表美而虚无缥缈的事物,人们有时喜欢画饼充“饥”和做梦——化蝶梦或黄粱梦。
相关阅读
1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查看全文】
2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出自唐朝诗人汉乐府的古诗作品《赠邻女》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 【查看全文】
3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出自唐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春日即事病起多情白日迟》,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查看全文】
4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5 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和道溪君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 风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 屏上楼台陈 【查看全文】
6 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本期济仁义,今为众所嗤。灭名竟不试,世义安可支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哭连州凌员外司马》,其古诗全文如下: 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才难不其然,卒与大患期。 凌人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