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9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出自唐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春日即事·病起多情白日迟》,其古诗全文如下: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释】
  1 病起:病愈。
  2 多情:指情志高。
  3 白日迟:用《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句,谓春日过得缓慢。
  4 强:勉强。
  5 池馆:池苑馆舍。
  【翻译】
  我病体初愈,带着极大的兴趣,勉强漫步庭院,探寻春天的消息;院中阳光明媚,日影缓缓西移。池边的亭台楼阁积雪已经消融,透满了初春的活力;我留连忘返,倚着栏杆,一直到夕阳西下,暮云低迷。那上下翻飞的蝴蝶,那嗡嗡盘旋的蜜蜂,似乎都充满了情意;满地的兔葵,丛生的燕麦,一个劲地长着,怎知我满腹的心思?池塘边的垂柳在风中摇动着它婀娜的腰肢,我想把它折下送人,可心中的人啊,你此时又在何地。
  【鉴赏】
  这首诗是吕本中的代表作,无论是抒情还是写景,都写得流转自然,为历来选家所重。
  首句的“病起多情”是全诗的主脑,“病起”是身体状况,“多情”是因为病,因为春怀,还有门外的春景。一个人缠绵病榻多日,今天身体好些,能够出外走走,而外面是足以感人、使人留恋的初春美景,诗人自然多情。在这样的心情指导下,见到的景色也变得多情起来。于是,院中的白日、似乎迟迟不坠,将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让诗人尽情领略眼前的春光。首句写春日,照应节候,也是在室内很久的病人乍一出门的最直截的反应,写得很自然。次句“强来庭下探花期”是承首句说,“强来”是“病起”的进一步说明;“探花期”又是“多情”的表现。
  次联依“庭下探花期”展开。诗人漫步庭院,欣赏着早春景色,只见病前所见的积雪都已消融,和暖的春风吹满大地,使人懒洋洋地,他便倚着栏杆,久久不想离去,一直到黄昏,太阳即将下山。前面已有“白日迟”句,此联又重说赏景到日暮还不走,他站的时间之久,对景色的多情就得到了深刻的描绘。诗在写景时不仅仅是注目风景,而是把自己嵌入景中,与景物融合成一片。因此宋张九成在《横浦日新录》中称赞说:“此自可入画。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诗也成为众口称赞的名联。


相关阅读
1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出自宋朝诗人侯蒙的作品《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查看全文】

2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清平乐金风细细》,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 【查看全文】

3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新林浦阻风寄友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 【查看全文】

4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出自唐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墨萱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 【查看全文】

5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解语花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 【查看全文】

6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祝英台近春日客龟溪游废园》,其古诗全文如下: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