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9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题西溪无相院》,其古诗全文如下: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⑴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⑵涵虚:宽广清澄。
  ⑶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⑷修芦:修长的芦苇。
  【翻译】
  溪水漫流,已是雨过放晴,天光山色浑融一片明净,与水齐平的溪岸上静卧着几家门庭。微风轻拨溪中繁密的浮萍,萍叶空隙现出远山的倒影。沿溪轻轻地飘来一叶归舟,悄然能听到船舷擦动水草的响声。忽见寻路入城去的僧人,像从净境走向烦嚣世尘。溪桥上往来的过桥人,宛然在明净的镜中步行。正是凭借这场短暂的秋雨,西溪的秋色平添几分。别让溪中的芦苇任意勃生,妨碍游人观赏这溪上月影。
  【鉴赏】
  尤妙于写静,善于写影。若寓“浮萍”之动于静,以“草声”之动衬静。五、六两句所写静景,乃是至静之景,静入心境。张先又善写“影”,如“几家门静岸痕平”、“过桥人似鉴中行”二句,是暗写屋宇、行人在水面的倒影。“浮萍”句是明写山影。浮萍断处间隙,隐现山影于水面,令人联想到微风轻拂,浮萍摇动,山影在水面也随之摇曳,真有神妙之趣;“莫放修芦碍月生”,却是虚写月影。不愧“张三影”之称。


相关阅读
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 【查看全文】

2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出自宋朝诗人俞紫芝的作品《咏草满目芊芊野渡头》,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 【查看全文】

3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赠孟浩然》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 【查看全文】

4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出自于诗经作品《清庙》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查看全文】

5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观刈麦》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 【查看全文】

6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锦瑟》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