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出自宋朝诗人孔平仲的作品《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
①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②鸣泉:淙淙鸣响的泉水。
③窦:此指水沟。
④了:了却。
⑤啮:同“嚼”,啃、咬。原作“齧”。
【翻译】
阵阵西风,吹过平原,带来了禾黍的芳香;溅溅流泉,泻入沟渠,打谷场上一片繁忙。只有它———经过了一年辛勤耕耘的老牛,闲适地躺在山坡上,嚼着草,沐浴着金色的夕阳。
【赏析】
这首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据钱钟书《宋诗选注》,清初著名画家恽格(寿平)曾借此诗题画。
首句“百里西风禾黍香”,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季节的画面。诗人或骑马、或乘车、或登高,放目四野,百里农田尽收眼底。那结满累累果实的稻谷黍粱,在西风吹拂下,波翻浪涌,香气袭人。面对此境,诗人为之深深陶醉。
“鸣泉落窦谷登场”一句,诗人收束目光,由阔大之景集中到泉水沟窦和一派繁忙景象的打谷场上。“鸣泉落窦”是眼前所见。淙淙流泉落于溪潭之上,发出清越的响声,与打谷场上繁忙的声响交杂一起,构成一幅喜人的农村秋景。李文渊《赋得四月清和雨乍晴》有“熏风到处田禾好,为爱农歌驻马听”之句,虽然写的是春景,但意境与此诗颇有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参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诗人的目光离开了繁忙的谷场,注目坡前,看到了刚释重负、横卧坡头啮草的老牛。这是一幅非常富有农村特色的画面:其景致的野朴,其风韵的淡远,传神写照。诗的主旨是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发长期蕴积胸中的郁闷之情。诗人仕宦的坎坷,官场生活的劳苦,就如同老牛的“耕耘之债”一样。然而老牛的役债终有了结的时日,而他也希望尽早了却役债、像老牛那样释却重负、舒闲一下长期疲惫的心灵。
古人描写农事、抒发感怀的诗有不少。如王维“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晚望》);元稹“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古社诗》);欧阳修“田荒溪流入,禾熟雀声喧”(《陪府中诸官游城南》);朱熹“农家向东作,百事集柴门”(《残腊》),但都不如孔平仲此诗抒情之深沉。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尽管用意深,却如同随意写来,不加雕琢,一切全在有意无意之间随意点出。
相关阅读
1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 【查看全文】
2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注释】 (1)猿愁: 【查看全文】
3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出自唐朝诗人裴迪的古诗作品《华子冈》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注释】 ⑴华子冈:王维隐居地辋川别 【查看全文】
4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流夜郎闻酺不预》,其古诗全文如下: 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汉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注释】 【查看全文】
5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出自南北朝诗人曹丕的作品《杂诗漫漫秋夜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 【查看全文】
6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其古诗全文如下: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