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5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注释】
  ①“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②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③“欹枕”二句:欹枕,斜靠着枕头。蟾蜍,代指月亮。早弦,即上弦。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④“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⑤玉琴:琴之美称。
  【翻译】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号角催晓,漏滴花阴。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赏析】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将。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凄婉之情溢于词表。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相关阅读
1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查看全文】

2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长相思其二》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 【查看全文】

3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出自清朝诗人查慎行的古诗词作品《晓过鸳湖》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 【查看全文】

4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 【查看全文】

5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青溪》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查看全文】

6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