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5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唐多令·柳絮》,其古诗全文如下: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注释】
  ⑴“粉堕”二句:粉堕、香残,指柳絮堕枝飘残;粉,指柳絮的花粉。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又苏轼《永遇乐》词:“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故也用以说女子亡去。
  ⑵逐对成球: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黏在一起。“球”谐音“逑”;逑,配偶。这句是双关语。戚序、程高本“对”作“队”,则只就景物说。从己卯、庚辰本。
  ⑶缱绻:缠绵,情好而难分。风流,因柳絮随风飘流而用此词,说才华风度。小说中多称黛玉风流灵巧。
  ⑷谁拾谁收:以柳絮飘落无人收拾自比。戚序、程高本“拾”作“舍”,误。以柳絮说,“舍”它的是柳枝;若作自况看,宝玉亦未曾“舍”弃黛玉。今从己卯、庚辰本。
  ⑸“嫁与东风”句:亦以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天不管,自喻无家可依,青春将逝而没有人同情。用唐人“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
  ⑹忍淹留:忍心看柳絮漂泊在外,久留不归。
  【赏析】
  此为曹雪芹《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所作。《红楼梦》第七十回,说暮春时节,史湘云见到柳絮飞舞,偶成一首《如梦令》,因而提议起社填词,林黛玉因重建桃花诗社而又受耽搁未能举行诗会,就积极响应湘云的建议。两人立即着手筹备,以“柳絮”为题,择取几个小令为词调,请大家以拈阄之法分词调填词。黛玉抽到的词牌是《唐多令》,这次是首先写完的。
  如果把《葬花词》看成是她人生悲歌的主体部分,那么,这首《唐多令》就是她人生悲歌的尾声了。因此,李纨等人看了这首诗,都点头感叹:“太作悲了。”
  这首词从“粉堕”“香残”“漂泊”“白头”“无人收”描写出柳絮堕枝飘残,被东风吹落、飘泊无根的特点,既抒发红颜(年华)易逝又抒发自己寄人篱下、无人理解的孤独和哀愁。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惋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关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似乎是信手拈来,实际是有意自喻。柳絮任东风摆布,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环境是这样恶浊,如此冷酷,除了这类悲戚语外,这个可怜的少女还能说出什么更乐观的话呢?
  在黛玉所有的诗词中,这首词里的悲剧暗示是最明白可感的,剩下的就只有“冷月葬诗魂”了——那已是她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了。


相关阅读
1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栖栖失群鸟》,其古诗全文如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 【查看全文】

2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其古诗全文如下: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 【查看全文】

3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贞士笃终始,恩义不可属出自汉朝诗人秦嘉的作品《留郡赠妇诗皇灵无私亲》,其古诗全文如下: 皇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茕独。 既得 【查看全文】

4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第七八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 【查看全文】

5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卖炭翁》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查看全文】

6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