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06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其古诗全文如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注释】
  (1)范南伯:范如山,字南伯,是辛弃疾的内兄。张南轩:张 ,安敬夫,自号南轩,张浚之子,时任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辟:征召。 宰:县令。
  (2)掷地刘郎玉斗:《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项羽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范增十分气愤,将刘邦送给自己的一双玉斗掷于地,用剑击碎而去。
  (3)挂帆西子扁舟:用吴越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破吴后与西施泛舟五湖的典故。
  (4) 燕雀岂知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起义领袖陈涉少时与人耦耕,曾对同伴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
  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赏析】
  辛弃疾写《破阵子》为范如山祝寿又规劝,营意用典之妙,用梁启超的话说是“可为三叹!” 全词62字,用了范增、范蠡、陈涉、周盘龙、宗悫、子游六典,除周盘龙一典稍为冷僻外,均为熟典,为全词的生动内容的一部分,非耀学无生硬,得蕴藉隽永之妙,远胜于直接议论。 第一句典出刘邦送玉斗给项羽谋士范增,范掷玉斗于地,拔剑碎之,可谓以碎玉开始;而结句是辛弃疾献玉碗以祝寿,则为完玉终,其间,捕捉心态,造语灵动。
  一开篇作者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掷地刘郎玉斗”。鸿门宴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另一个是,“挂帆西子扁舟。”春秋吴越之争时,范蠡献西施于吴王,以瓦解吴王斗志;灭吴后,不受越封,复取西施乘舟游五湖而不返。写法都是似明而暗,一看便知是用典,但真正的用意却没有直接说出来,甚至连范增、范蠡的名字都没有出现。作者用这两个典的意思,主要因范增、范蠡都与范如山同姓,又都是才智出众,有胆有识的谋士,因而即以二范比如山,希望他成为二范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隐晦的开端,不但艺术上很有特色(隐含范如山姓氏,却不出一范字),从词的主旨说也是很好的开端。“千古风流”应在我辈身上,不要轻抛建功立业(“万里功名”)的时机,要时时想到大宋的万里江山(“三百州”)。


相关阅读
1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望海楼晚景五言绝句》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查看全文】

2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赠从弟冽》,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 【查看全文】

3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古诗作品《暮过山村》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 【查看全文】

4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贺新郎病中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 【查看全文】

5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出自宋朝诗人陈亮的作品《水龙吟春恨》,其古诗全文如下: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 【查看全文】

6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入黄溪闻猿》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注释】 ①黄溪:在今永州 【查看全文】